四十八、明確醫院與科室領導層的管理職責,協調醫院各科室部門服務
【評價要點】
1.醫院管理組織機構設置合理,醫院與科室領導層管理人員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和決策機制,認真履職,實行管理問責職制。
2.醫院各科室部門責任明確、不交叉,定期召開聯席會與履行協調職能,定期進行評估。
3.管理層領導了解和掌握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能夠定期獲得管理知識教育與技能的培訓。
4.建立院務公開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落實院務公開的領導和組織實施工作,公開內容符合規定,公開形式體現便利、快捷、有效的原則。
5.職功能夠行使民主權利,參與醫院管理。
6.有完整的醫院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并能及時修訂完善,職工熟悉本崗位職責及相關規章制度。
四十九、依據醫院的功能任務,確定醫院的發展目標和中長期發展規劃
【評價要點】
1.醫院的功能與地位,符合本區域衛生發展規劃。
2.醫院規模和發展、目標經營方針與策略,與醫院的功能任務相稱。
3.制定有中長期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并進行定期評價。
4.醫院的近期執行計劃能傳達、落實到全體員工。
五十、人力資源管理
【評價要點】
1.有適宜的人力資源配置方案,符合醫院功能任務和管理的需要。
2.建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資質的認定、聘用、考核、評價管理體系,建立專業技術檔案。
3.建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崗前培訓、繼續教育和梯隊建設制度并組織實施。
4.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建立學科帶頭人選拔與激勵機制。
5.對承擔手術、介入等高風險技術操作的衛生技術人員實施“授權”制,定期進行績效的再評價。
五十一、建立公共危機的應急預案和緊急醫療救援體系
【評價要點】
1.有突發公共危機應急預案和實施緊急醫療救援的組織體系,并組織演練。
2.承擔突發公共危機的事件緊急醫療救援任務。
3.及時、妥善處理醫院內突發事件。
五十二、信息系統
【評價要點】
1.醫院成立以院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和信息安全管理委員,有切實可行的相關管理條例和制度,有信息化發展規劃。符合衛計委相關準入規定。
2.建立了醫院管理、臨床診療、醫學影像、臨床檢驗、手術麻醉、危重癥監護、合理用藥監測和醫院網站等系統,系統之間實現無縫隙連接,并運行正常。
3.信息系統可連續、系統、準確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饋在醫院管理、醫療質量和安全監測等方面所需要的信息;為患者臨床診療與醫院決策提供支持;能夠與衛生行政部門及相關部門實現信息共享。
4.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實行信息系統操作權限分級管理,保障網絡安全,保護患者隱私。
5.信息化專業人員具有的能力與梯隊,與醫院信息系統建設與運行任務相匹配。
五十三、財務與價格管理
【評價要點】
1.貫徹落實《會計法》、《預算法》、《審計法》、《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等相關規定,只設置一個財務管理部門,集中統一規范財務管理,加強預算管理和內部審計。
2.建立規范的經濟活動決策機制和程序,實行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
3.實行醫院成本核算,降低運行成本。控制醫院資產負債率,保障國有資產安全。
4.按照《價格法》等有關價格政策,嚴格執行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價格。無國家規定之外收費項目,無分解項目、比照項目收費和重復收費。
5.執行國家藥品、高值耗材集中招標采購政策和價格政策規定。
6.實行醫療服務價格公示制度,向社會公開收費項目和標準,采取價格查詢、費用日清等措施,提高收費透明度。及時答復患者的費用查詢,處理價格投訴。
7.費用結算方式便捷。
五十四、后勤保障管理
【評價要點】
1.有適宜的后勤保障管理組織、規章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后勤保障服務能夠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滿足醫療服務流程需要。
2.水、電、氣、物資供應等后勤保障滿足醫院運行需要。
3.為員工提供餐飲服務,為患者提供營養膳食指導,提供營養配餐和治療飲食,滿足患者治療需要,保障飲食衛生安全。
4.醫療廢物和污水管理和處置符合規定。
5.安全保衛組織健全,制度完善,人員、設備、設施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