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陰性”的檢測結果,王醫生(化名)長吁了一口氣,懸著的心終于放松了下來。半年前,她在為一位住院的艾滋病人抽血做動脈血氣分析時,不小心被針頭刺破了手指,“我當時恨不得把手指砍下來!”回憶起當時那一幕情景,小王依舊心有余悸。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發生的這種意外事件有一個專業名詞,稱為職業暴露。在今年新修訂的我國《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將職業暴露染艾納入了職業病范疇,為醫務人員筑起職業安全屏障。1月26日采訪中,聽到記者傳達的這一利好消息,小王和同事們都拍手稱好。
醫護人員“暴露”風險大現實中,醫務人員要經常與各種高致病性傳染病“親密接觸”,一旦發生職業暴露,就有感染的風險。有資料顯示,醫護人員感染乙肝病毒的幾率比普通人群高2-3倍,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針具刺傷后,發生病毒感染的幾率為0.33%.
事實上,臨床上經常發生職業暴露:給輸完液的患者拔針時,被剩余的藥劑濺到;急診室搶救外傷病人時,染到血;吸痰時,被患者的痰和唾液噴濺到;手術時,被鋒利的器械割破手套……
這樣的意外在市五院(傳染病院)發生的幾率更高,危險性也更大。感染病區的護士長告訴記者,六七年前,病區一般常住的艾滋病人僅有1-2個,但2010年以來就開始增加到5-6個,去年這個數字上升到兩位數了。病人一增多,醫護難度就加大,職業暴露的機會也相應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僅去年該院就發生過艾滋病職業暴露5起,有被針頭戳破了手指的;有為病人生活護理時,被病人的糞便體液噴濺進眼睛里的;還有在搶救時,被病人的鮮血濺進眼睛里的。
“暴露”后,身心壓力巨大
“暴露”后,醫護人員的身心壓力是巨大的。艾滋病的窗口期長達半年,盡管第一次驗血顯示“陰性”,但在接下來半年時間里,王醫生還是有點提心吊膽,有時也會有“不好”的聯想。更讓她難受的是,由于要吃一個月的病毒阻斷藥物,這種藥物的副作用非常大,她產生了健忘、胃口差、面色發黑、四肢不協調等諸多不良反應,一個月體重暴瘦10斤。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沒有向家人透露自己職業暴露的遭遇,只能獨自默默忍受身心壓力,為了怕家人懷疑,她甚至放棄了10天的帶薪休假,仍然堅持照常上班。護士長說,像小王這樣的事例在市五院并不是個例,職業暴露后,這些醫護人員不僅身體受到損傷,心理上的壓力更大。
筑起職業安全屏障
盡管無錫市至今沒有因職業暴露感染艾滋病的事例,但“暴露”后帶來的物質、精神損傷誰來賠償?而萬一感染到艾滋病,對暴露者來說更是毀滅性的打擊,今后工作生活的保障更是一筆巨大的費用。但常年來,對于職業暴露后的保障,國家以前一直沒有明確。
這次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將原來115種職業病擴大到132種,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將醫務人員、警察職業暴露染上艾滋病的情況,新納入職業病范疇。這意味著今后一旦發生職業暴露染艾,可以按職業病得到相應賠償,為醫務人員筑起了職業安全屏障。
對于艾滋病職業暴露人群來說,除了物質保障,更需要心理減壓。有一位護士職業暴露后,每一次感覺身體不舒服,都要去驗血,一年抽血多達10多次。為了減輕他們的緊張不適感,市五院傳染科的同事之間常?;ハ嚓P心鼓勵。業內人士希望能配備心理疏導員,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幫助舒解這類人群的心理壓力。
相關閱讀:
別讓職業暴露誤傷醫生!
關于醫生職業暴露:病人不該隱瞞病情
中國醫生何時才能告別職業暴露?
預防職業暴露難點
武漢今年發生23起艾滋病職業暴露事件 護士占5成
職業暴露的處理手法
醫護人員職業暴露可認定工傷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調查分析及防護對策
職業暴露染艾納職業病目錄 醫務人員需心理減壓
立法防護職業暴露需多方推動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