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其流行,將職業潛規則趕出醫學舞臺中心
醫學職業潛規則流行的直接原因鏈條是:先有“以藥養醫”等違背醫學職業精神的具體醫改舉措失誤,后又催生醫院管理嚴重背離公益性和醫院院長經濟創收政績觀至上性的管理錯位,然后導致醫務人員職業素質的普遍滑坡。
醫學職業潛規則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其本身的日漸強勢、實用化,而顯規則卻日漸弱勢、邊緣化、失權威化。醫患卷統計數據中,認為“潛規則有一定合理性”的占到30.2%,認為“潛規則雖不合理,但有用”的占到38.5%,認為“潛規則為業內多數人認可”的占37.6%。對于這一點,有著親身經歷和感受的業內人士是最有發言權的。數據顯示,醫方對前三個選項的認可度都高于患方(具體比例為35.4%24.4%,38.7%38.3%,40.5%34.1%);隨機抽出任何一家醫院的問卷,對醫患雙方的這一數據進行比對,都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起碼不低于患方)。
研究職業潛規則的目的是終止其流行,將其趕出醫學舞臺中心,恢復醫學顯規則居主導地位的常態,即顛覆職業潛規則。為此,我們圍繞能不能顛覆、如何顛覆職業潛規則兩個問題展開了調研。對“醫學職業潛規則能否被克服”這個問題,6.6%認為能夠完全消滅,20.8%認為能夠基本克服,19.9%認為能夠做到遏制,24.2%認為難以克服,7%認為 根本不能克服。在“目前克服職業潛規則首選的根本辦法”中,60.8%選擇了以立法和制度確保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這說明無論醫方、患方、專家中的任何一方,更多的人都是首先寄希望于**積極作為以及醫院徹底改變經濟創收的錯誤導向,寄希望于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然后才是醫院院長及一線醫生的職業管理和自律。
國家法規、醫德規范為權威的職業顯規則,它們一般都與職業潛規則對立,但在特殊情況下出現的哪怕小小的失誤或不完善、不到位,都會為潛規則的流行大開綠燈甚至推波助瀾,從而給醫師行為選擇帶來巨大的影響。作為直接影響醫師個人職業行為選擇的主要因素,醫院規章、院長要求、身邊同事影響、 院內流行做法屬于外在的客觀條件。而自我素質、個人收入、個人榮譽則屬于個人內在的主觀依據。33.9%的醫生認為決定自己行為選擇的首要因素是醫德規范,而47%的專家認為決定大多數醫師行為選擇的首要因素是自我素質。
值得注意的是,職業潛規則正是通過模糊甚至顛倒醫師正確的執業理念來左右其行為選擇的。在從“白衣天使”到“醫生也是人”的價值觀念嬗變中,醫師的職業人格定位出現的某種惡變及其危機,例如世俗人格對職業人格的掌控、商人角色對醫師角色的擠壓、利己算計對利他立場的否定等,這種被嚴重扭曲的職業理念就是潛規則實際影響醫師個人行為選擇的最關鍵的主觀環節。
醫界反腐斗士張曙在談到自己與潛規則抗爭的經歷時說,一開始收到處方回扣時,他沒感到有什么問題,因為自己是正常開處方,拿點回扣也沒什么了不起。后來,看到一位他十分敬重的老教授為拿處方回扣,竟給病人開出了禁忌藥品,他才逐漸認識到藥品回扣這些潛規則的嚴重危害。“回扣之類的潛規則真害人哪!害得醫生沒了職業良知,害得醫院成了賺錢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