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天價醫院相對美國來說并不貴。”近日,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語出驚人。李教授分析說,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基本醫療***用相對便宜,包括住院費、護理費等等;貴是貴在那些不該貴的地方,譬如治療普通感冒要花費上百元錢,不論治什么病都先用上在發達國家都慎用的高檔器械,這是虛高的地方。
要解決我國醫療體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我們需要多方面的意見做參考,李玲教授
關于中美醫療價格的比較是個有意義的參考座標。中國和美國之間有很多不同,兩者對比往往給我們帶來新的啟發,讓我們認識到,中國醫療體系中存在著服務價格和商品價格的巨大扭曲。
這種價格的扭曲其實非常明顯。去過醫院的人都有體會,只要不開藥、不用儀器做檢查,醫生的“手工”費低得可憐。有同事帶孩子去兒童醫院做理療,一個外科博士為孩子進行推拿治療,因為不開藥,博士的全部勞動就只值10元錢的掛號費,這個價格比一些**院的服務價格還低。護理費、住院費如此之低,醫院如何維持正常運轉?靠什么給醫生護士開工資呢?只能靠提高藥品、機械等商品價格。結果導致病人看個感冒要一兩百元,不管有沒有必要都做昂貴檢測造成“
藥價虛高”.要理順藥價虛高的問題,服務價格和商品價格之間的扭曲是必須克服的障礙。
一個醫生的培養包括學校教育、臨床經驗積累等,其成本之高在腦力勞動者中也排在前面。在一個正常的體制下,高知識、高技能的醫療服務人員應該得到合理的服務價格。以國外的情況為例,“動手”的醫生收入遠遠高于“不動手”的醫生,眼科、牙科、美容科的醫生都是其中的“貴族”.而在我們目前的體制下,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醫生的服務價格僅有幾元錢。在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背后,醫生勞動的腦體倒掛同樣觸目驚心。
現在,大家對于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建議。比如說,要解決藥品換名提價問題、流通環節費用過高問題、醫生開大處方拿回扣問題、醫生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等等。事實上,要完全解決
醫療體制中的深層次問題,需要綜合性的治理手段。醫生服務價格過低問題一直是各種討論的盲區,但卻是
醫療改革不可逾越的一個環節。
多年前,腦體倒掛的現象曾經引起人們感嘆,“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搞原***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現在,醫生的整體收入肯定遠遠高過剃頭師傅,可是,如果只從服務性的收費標準角度看,這種格局可能并沒有根本改變。而如果不能給醫療服務一個公平的價格,又怎能指望徹底消除醫院通過其他途徑達到高收費的目的?
相關閱讀:
自選全科醫生**補助***
北京新設醫事***30%給醫生 1天可獲720元
醫事***有望終結以藥養醫癥結
北京試點醫藥分開 設立醫事***最低42元
公立醫院改革重點 體制機制綜合改革取突破
給醫生一個合理的“***”
破除以藥養醫:醫生***不能醫院說了算
醫生***偏低 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