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代替藥費成為醫院主要收入,能充分體現醫療服務價值,醫事***按醫師職級確定,能合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能力和勞力價值,鼓勵醫生通過提高水平增收。
一直以來公立醫院15%“藥品加成”政策已被固化為“以藥養醫”頑疾,甚至滋生出“以藥腐醫”亂象,取消“以藥養醫”成為新醫改的重頭戲之一。今年3月***的***“十二五”醫改意見已經明確,取消藥品加成政策之后,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
上周北京率先宣布將試點醫藥分開,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建立醫事***制度,即按照醫師職級確定患者在門診的診療費。既不讓醫院收入減少,又能遏制醫院多賣藥的利益驅動。
在新醫改開始之初,衛計委的醫改方案中提出的是藥事***,而非醫事***,是指患者享受醫生診斷和藥品調劑等服務所交的費用。當時衛計委部長陳竺介紹說,目前百姓普遍感覺醫院的藥更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醫院可以對所售藥品收7%-15%的加價。而公立醫院改革已確定將禁止醫院消瘦藥品再加價。要推進醫藥收入分開改革,取消藥品加成政策,醫院由此減少的收入或形成的虧損,**將通過增設藥事***、提高醫院技術勞務***價格,以及增加**投入三條路徑來彌補。不過“藥事***”的方案提出后,受到不少質疑,早前在廣州等地的發改委聽證會上,多數聽證代表質疑藥事***“變相增加患者負擔”,是變相藥品加價。
還有人提出,為什么不把醫生問診費提高。因為確實存在掛個號兩元錢,醫生診斷費過低的情況。在中國,醫師服務是公益事業,無法比照律師的咨詢服務收費,但醫生應該有事業性工資吧?醫療服務推向市場,醫生工資沒保證,不讓收醫師***就缺乏理由,但卻收起了“藥事***”,就像賣電器的收起了“電器***”一樣,讓人感覺很牽強。
在不斷吸納各方意見,我們看到后來的改革方案修改為“藥事費納入基本醫保”,到此次北京試點中,藥事***也改成了醫事***,從名字上就將醫院和藥收費隔離開。
藥品收入等量平移至醫事***。只要醫院門診量與過去持平,收取的醫事***與過去的藥品收入會基本相當,門診量如增加,醫院收入還會更高。醫事***代替藥費成為醫院主要收入,能充分體現醫療服務價值,醫事***按醫師職級確定,能合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能力和勞力價值,鼓勵醫生通過提高水平增收。不過,作為普通讀者,要呼吁下,醫生的***增加了,服務態度能否也一起提升下,如果費用調整后,還是三兩句就把患者打發了,那改革就成了為醫生而改,還可能出現新的醫患矛盾。
相關閱讀:
自選全科醫生**補助***
北京新設醫事***30%給醫生 1天可獲720元
醫事***有望終結以藥養醫癥結
北京試點醫藥分開 設立醫事***最低42元
公立醫院改革重點 體制機制綜合改革取突破
給醫生一個合理的“***”
破除以藥養醫:醫生***不能醫院說了算
醫生***偏低 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