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上海的全年診療總數已經持續多年上升。全市目前共有18萬醫務人員,去年全市共完成診療總次數2.4億人次,其中門急診2.24億人次、住院手術150多萬人次。預計未來對于醫務人員的需求將有增無減。然而中國醫師協會、交大醫學院分別進行的調查顯示:近八成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報考醫學院的人數下降;好學生不愿意報考醫學專業。
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員陸曉文 在做客電臺節目時表示,學醫、從醫意愿下降的背后,有著醫生社會地位下降、頻發的傷醫事件等復雜原因,要***現在的困局,需要醫患之間更多的溝通、理解和尊重,但更深層次的,需要對醫療制度進一步改革,讓醫生體面尊嚴的工作。
實況:我們現在整個的社會環境對于醫生的態度,醫生這個職業的生存狀況對于醫生本身來說是不利的,我們對醫生不理解,醫生的生活又沒有尊嚴,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多少學生愿意去考醫學院,那么辛苦。過去我們在教育在醫療過多的提出了市場化和經營的概念,而減少了公益的概念,是我們的管理出現了問題,要改進我們的政策和有關的制度,醫生至少不要為開幾個藥提高工資,能夠靜下心來為病人診斷的時候,這個事情就好辦了。
相關閱讀:
臨床醫學:學制長、分數高、要求嚴
近八成醫生不希望子女從醫
高考醫學類專業報考需要注意什么
張強醫生:填志愿,我仍會選擇醫學院
醫患關系緊張,學生后悔學醫
當我談醫學生涯時我談些什么
畢業找工作 醫學生一半想轉行
“醫不過二代”的下一站是“無醫可看”
為何八成醫學畢業生選擇轉行
醫學生轉行率猛增源于職業認同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