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和**部召開聯合發布會,**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華敬鋒表示:國家層面成立專門的“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已醞釀了一年有余;目前,**部、食藥總局等部門正在協調中,“食藥警察”有望很快落地。
“食藥警察”的籌劃設立,無疑是在劍指日益多發的食品質量與藥品安全問題。一方面,旨在通過**刑偵手段,更有效地挖掘查處有關犯罪;另一方面,同步的刑事司法介入,也將改變以往某些案件“重罰款、輕刑罰”的狀況。以刑事處罰加大打擊力度,高壓震懾相關違法犯罪,避免假冒偽劣的生產者“花錢買平安”,甲地被查處乙地又開張。亦如已存在的鐵路警察與森林警察,“食藥警察”的專業設置具有其合理性。從先期“試點”地區來看,有關執法初見成效。
但一些問題也要注意。首先,“食藥警察”恐怕不能“代行”某些行政部門的職能。換言之,工商、衛生、質監、藥監等部門勢必還要各司其職。一旦發現問題,各部門仍需彼此配合、協調行動。而經驗表明,部門協調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并且不能排除各部門之間可能出現推諉扯皮。有時候,各負其責的結果卻是誰也沒有真正負責,共同擔責更淪為“法不責眾”.“食藥警察”雖是一股新生力量,但在兄弟部門都處于平級的背景下,遇事誰來指揮?如何確保部門間不會出現互不買賬?
說到底,核心還是強化行政履職、厘清行政與執法的權責邊界。其中,既涉及重復職能的移交,又牽扯權力與資源的統籌;不僅需要彼此深入配合,又不能失去司法的***性。必須警惕,某些部門只將“雞肋權力”與“費力無利”的職能轉嫁給其他部門,自己則固守“有油水”的權力與輕松的活計。更要防止地方行政對司法的干擾,切忌地方**打著“顧全大局”的旗號,試圖對相關丑聞掩蓋子。只有處理好權責分配與統一履職的辯證關系,新出現的“食藥警察”才可有效發揮作用。
任何權力都不能脫離監管,“食藥警察”也不例外。這種提醒絕非多余,鑒于某些警察淪為黑勢力的保護傘,考慮到藥監系統曾發生**窩案,必須將監督的紅線置于起跑線,才能使“食藥警察”從誕生起就懷有對權力與法律的敬畏。執法者同樣要接受法律的管制,契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也將使有關執法更具公信力。
舌尖上的安全,關乎所有人的健康。我們更應實行更嚴格的國家標準,進一步提升食品與藥品的安全性。更高的標準,更嚴的執法,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康,才能為社會進步、民族復興積蓄健康的正能量。
相關閱讀:
“食藥警察”需要與行政監管銜接
“食藥警察”必須理清權與責
“食藥警察”給食藥安全更多保障
“食藥警察”設立,應避免帕金森定律困擾
“食藥警察”如何護衛“舌尖上的安全”
食藥警察,力保百姓“舌尖安全”
“食藥警察”將上崗 如何發揮功效?
“食藥警察”藥力還需臨床檢驗
食藥案件偵查:食藥警察新警種的新挑戰
我國將專設“食藥警察”機構 負責食藥案件刑偵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