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二藥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多年來,我國食品藥品安全領域違法案件頻發,對違法行為處罰不及時、懲戒力度不夠一直為人詬病。為解決這些問題,3月28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部聯合舉辦的發布會上,**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華敬鋒表示,我國將專設食品藥品違法偵查局,正式啟動“食藥警察”,以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一支覆蓋全國的專業執法隊伍
近年來,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案件呈現長鏈條、跨區域趨勢,出現了犯罪手法升級、活動愈加隱蔽等新問題。華敬鋒說,打擊食藥犯罪涉及質監、農業、工商等多個部門,因此導致在行刑銜接上存在一些不順暢,而且偵破食品藥品犯罪案件專業性要求更強,目前**系統的打擊力量也不夠。所以,在全國建立一個從上而下、從中央到地方,覆蓋全國的專業刑事司法隊伍顯得尤為必要。
華敬鋒說,目前我國正籌劃在國家層面成立一個專門的“食藥警察”機構,定名為“食品藥品違法偵察局”,該機構將專門負責食品藥品違法案件的刑事偵查、執法工作。這將對食品、藥品制假售假行為實現更有效的打擊,震懾力更強。據了解,該機構的設置已經醞釀了1年,***還為此制定了相關文件,關于新機構的歸屬、人員配置、具體分工等,**部、食藥監總局等部門正在具體協商,很快會有結果。
“食藥警察”威懾力更大
“食藥警察”到底有多大用?長期關注該領域的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博士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食藥警察”的厲害之處在于他們是“跨界人士”,既是食品藥品領域的專業人士,又擁有刑事執法權。從目前的行政設置來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行政執法,主要處罰手段是警告、罰款、吊銷許可證等,沒有人身強制權或偵查權,因此常常無法及時、有效地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而未來將要設置的“食藥警察”,作為警察的一種,有偵查、逮捕等刑事執法權,大大加強了執法力度。
胡穎廉說,目前我國食藥監部門的技術水平和執法能力遠遠不足,專業技術人員與行政人員數量出現“倒掛”.2011年,全國食藥監系統有行政管理人員5.3萬人,但技術支撐隊伍僅3萬余人,其中有專業檢查員資質的僅1.5萬人。此外,各地食藥監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普遍存在“以罰代刑”現象,即用行政處罰代替刑事司法責任,這就很難將案件移交司法機關,從而導致食品藥品制假售假的違法成本降低。
“設立‘食藥警察’好處很多”,胡穎廉說,一是降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與**機關的協作成本,加大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二是未來的“食品藥品違法偵察局”不受行政管轄權的限制,只要有違法犯罪行為都能管,這能解決農業、食藥、質監等部門分段監管帶來的問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程管理”,對地方**也有一定遏制力度。
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也對《生命時報》記者表示,“食藥警察”能打破目前食品藥品領域案件的執法瓶頸,對違法犯罪行為實施更及時、有效的打擊。“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的工作人員權力很大,有偵查權、逮捕權等。”
“協同作戰”才能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了解到,關于“食藥警察”的機構設置目前存在以下三種可能:一是在國家食藥監部門內設機構,改組現有的稽查局,賦予有專業基礎的食品藥品稽查人員刑事執法權;二是原食藥監稽查局和**人員合署辦公;三是直接在**機關設置食品藥品專業偵查機構。雖然現在地方的“食藥警察”試點多采取第三種模式,但胡穎廉認為,國家層面的食品藥品違法偵查局有可能采取第一種模式。
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食藥警察”的作用,胡穎廉和張永建一致認為,協調好行政部門和執法部門的關系十分關鍵,如何分享犯罪線索、案件如何移交、什么情況下相互補充等問題都需要解決。此外,胡穎廉表示,食品藥品領域的違法犯罪涉及假冒偽劣、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等多種罪名,因此“食藥警察”的工作職責也需進一步明確。
據了解,除搜集犯罪線索、偵破案件外,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食藥警察”還會考察企業的合規性,對企業進行數據統計、風險分析等,把監管關口前移,盡早發現風險,及時避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這也是我國“食藥警察”未來的發展方向。
相關閱讀:
“食藥警察”需要與行政監管銜接
“食藥警察”必須理清權與責
“食藥警察”給食藥安全更多保障
“食藥警察”設立,應避免帕金森定律困擾
“食藥警察”如何護衛“舌尖上的安全”
食藥警察,力保百姓“舌尖安全”
“食藥警察”將上崗 如何發揮功效?
“食藥警察”藥力還需臨床檢驗
食藥案件偵查:食藥警察新警種的新挑戰
我國將專設“食藥警察”機構 負責食藥案件刑偵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