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衛生健康委、沈撫示范區社會事業局,委直屬各單位,省直各有關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局《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51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2024年全省職稱工作安排意見的通知》(遼人社發〔2024〕4號)、《關于印發遼寧省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遼人社規〔2020〕3號)、《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遼人社發〔2023〕26號)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省衛生健康工作實際,經商請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同意,現將2024年全省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醫德醫風放在人才評價首位,充分發揮職稱評價的“指揮棒”作用,鼓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鉆研醫術、弘揚醫德、匡正醫風。
(二)堅持實踐導向、科學評價。科學設置評價標準,突出實踐能力業績導向,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帽子”傾向,鼓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扎根防病治病一線。
(三)堅持以用為本、服務發展。圍繞用好用活人才,促進人才評價與使用相結合,滿足各類用人單位選才用才需要,服務人民群眾健康,服務健康遼寧戰略。
二、組織管理
(一)2024年全省衛生系列正高級職稱評審工作和省屬醫療衛生機構副高級職稱評審工作,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的管理和指導下,由遼寧省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遼寧省衛生系列(中醫)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具體組織實施。
(二)各地衛生系列副高級職稱評審工作,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的管理和指導下,由各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綜合管理,各市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具體組織實施。
(三)遼寧省人民醫院等41家獲批自主開展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的公立醫院,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的管理和指導下,由各自主評審醫院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具體組織實施。
(四)各市、自主評審單位可自行制定評審標準,但不能低于國家和省的評審標準。要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工作實績考核,突出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品德、能力、業績導向。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單位采取述職、答辯等評價方式,提高評審的針對性和精準性。
(五)各市、各自主評審單位在組織實施年度評審工作前,須將評價標準、評審工作方案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衛生健康委審核備案,并以適當方式發布年度評審工作通知(應包括評審范圍、申報條件、評審辦法、評審程序及有關工作要求等事項)。
(六)各評委會須在2024年11月底前完成2024年評審工作任務,并在評審結束后20個工作日內,將評審通過人員名單和評委會年度評審書面總結分別報送省衛生健康委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
三、評審范圍
(一)人員范圍
全省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衛生專業技術工作的在職在崗專業技術人員,均可申報衛生高級職稱評審。中央在遼單位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同意委托評審,所屬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醫、護、藥、技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可申報衛生高級職稱評審。下列人員不得申報考試和評審:
1.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
2.退休人員(含評審申報當年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人員);
3.受到記過及以上處分、違反行業法律法規受到從業限制等處罰的,在受處分或處罰期間的人員;
4.醫德醫風考核評價不合格的人員。
(二)評審專業
申報人員可根據自己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實際,參照《遼寧省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與評審專業目錄》(附件),確定申報評審專業。申報評審的專業須與現從事專業相一致。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申報醫療類、護理類職稱,應取得相應職業資格,并按規定進行注冊,取得相應的執業證書。
四、申報評審條件
(一)品德、學歷、資歷條件
按照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遼寧省衛生健康委《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遼人社發〔2023〕26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其中,申報副高級、正高級職稱人員須已受聘中級、副高級崗位,任職資歷時間可“分段”計算:2023年及以前可按取得相應專業技術資格時間計算,2024年及以后按聘任相應專業技術崗位時間計算,兩段時間合并計算為任職資歷時間。每年6月30日前完成聘任的,按全年計算任職時間。因工作崗位調整由其他專業轉評衛生技術管理專業,2024年-2028年,實施過渡期政策,即達到我省既往關于衛生技術管理年限任職要求的,可按既往政策參加該專業評審。2029年以后,需按平轉條件取得同一級別衛生技術管理專業技術資格,并在平轉后達到相應的任職資歷條件要求后方可申報上一級衛生技術管理專業資格評審。
(二)考核條件
申報人員必須參加年度考核。任現職期間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累計不少于5次,申報評審當年考核結果須為合格及以上等次(當年未完成考核以上一年度考核結果為準)。年度考核確定為合格以下等次或未定等次的,當年任職年限不作計算。考核合格年限可累計計算。
(三)服務基層條件
執業醫師晉升副高級職稱的,應當有累計一年以上在縣級以下或者對口支援的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經歷。符合《關于城市醫生申報高級(副高)專業技術資格前到農村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遼衛函〔2014〕163號)及其它有關規定的,可視同完成服務基層經歷或不作要求。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參加職稱評審,其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經歷視同完成服務基層工作經歷。
(四)專業實踐能力考試條件
我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實行考評結合的方式。申報評審高級職稱須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專業實踐能力考試,成績合格方可參加評審,申報評審專業須與考試專業一致。
1.凡符合“品德、學歷和資歷條件”的人員,均可申報參加專業實踐能力考試。考試成績達到合格標準且在有效期內,符合當年申報評審條件的,可經單位推薦申報參加高級職稱評審。
2.全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專業實踐能力考試成績有效期3年。對于多次參加考試的人員,采用近3年合格的考試成績中最高成績作為評審考試成績。
(五)專業業務能力條件
專業業務能力等級標準按照原省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遼寧省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指標體系及標準(試行)的通知》(遼衛函字〔2014〕329號)、《關于印發遼寧省衛生(西醫)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部分修訂專業業務能力等級標準的通知》(遼衛辦發〔2015〕124號)、《關于印發遼寧省衛生(西醫)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部分修訂專業業務能力等級標準的通知》(遼衛辦發〔2017〕106號)執行。
(六)工作量條件
申報高級職稱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須在任現職期間達到規定的工作量要求。工作量指標是中級晉升副高、副高晉升正高期間申報評審專業所完成的工作量,應為取得相應專業技術資格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累計,截止時間由各評審委員會根據年度評審時間確定。服務基層工作期間所完成的工作量可累計計算。
臨床、口腔、中醫醫師將門診工作量、出院人數、手術/操作人次、參與診療患者人數、簽發檢查報告份數等指標作為申報條件;公衛醫師將專業工作時間、現場工作時間及具體崗位專業工作量作為申報條件。
護理類人員,將專業工作時間、責任護士和質控護士記錄數量作為申報條件。
藥學類人員,將專業工作時間及具體崗位專業工作量作為申報條件。
醫學技術類人員,將專業工作時間及具體崗位技術操作數量作為申報條件;對管理技術類人員,將平均每年參加衛生管理工作時間作為申報條件。
(七)業績成果條件
工作業績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臨床病案、手術視頻、護理案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應急處置情況報告、論文、科研課題結題報告、衛生標準、技術規范、科普作品、技術專利、科研成果轉化等均可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參加評審。根據不同層級醫療衛生機構不同功能定位,申報人員除須提供本人任現職以來主治或主持的能反映本人專業技術水平的病案或業務工作報告以外,還可在專業能力、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三個類別中提交任現職以來最能代表本人專業技術能力和水平的標志性工作業績。不重復提交同一項代表作。
(八)繼續醫學教育條件
申報評審人員,須按要求完成繼續醫學教育。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參加職稱評審,其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經歷視同完成當年繼續教育學時學分。
(九)其他政策
1.參加新冠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在符合專業技術資格報名條件的基礎上,可提前一年申報評審高一級職稱;對做出突出貢獻,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的,結合業務能力水平評價,可直接申報參加高一級職稱評審。參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線醫務人員范圍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聚焦一線貫徹落實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措施的通知》(國發明電〔2020〕10號)規定執行。上述享受提前申報的人員,原則上只享受一次政策優惠。
2.由政府選派的參加援外醫療隊和援疆、援藏的專業技術人員(援助期限1年以上),在支援期間,如不具備參加衛生系列高級專業實踐能力考試條件,可申請免考試;因工作需要不能參加現場評審的,可申請免答辯。
五、評審方式
2024年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采取考評結合、分層分專業評價和定向使用相結合的評審方式。
(一)繼續采取考評結合的評價方式。正高級評審采取考試、閱評材料和答辯相結合的評審方式,副高級評審采取考試和閱評材料相結合的評審方式,鼓勵副高級職稱評審加入答辯環節。
(二)實行分層評價與定向使用相結合。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按省市三甲醫院及省級疾控機構、省市其他醫療衛生機構、縣(區)級醫療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四個層級分專業對申報人員專業能力和工作實績等進行綜合評價。報評縣(區)級及以下評審層級取得的職稱,限定在縣(區)級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申報人員向省市醫療衛生機構流動時,須重新參加相應級別醫療衛生機構的高級職稱評審。
六、評聘模式
(一)用人單位要堅持以用為本、評以適用、以用促評原則,根據本單位崗位設置和人員狀況,自主組織開展職稱評審或推薦本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審。對于全面實行崗位管理的醫療衛生機構,一般應在崗位結構比例范圍內開展衛生系列職稱評審。對于沒有全面實行崗位管理的醫療衛生機構,可采用評聘分開的評價方式。自主評審單位原則上應采取評聘結合方式開展職稱評審。
(二)為確保我省衛生專業高級職稱評審改革政策平穩落地,與既往職稱評審政策有序銜接,2024年至2028年實施過渡期政策。
1.非自主評審單位。過渡期內,可按照不超過現有正、副高相應層級絕對空余崗位數額(即空余崗位數-取得資格未聘人員數,下同)的2倍或不超過正、副高相應層級崗位設置數的10%(小數點后向上取整,下同)推薦參評人員。
2.自主評審單位。過渡期內,可按照不超過現有正、副高相應層級絕對空余崗位數額或正、副高級崗位設置數的5%,評審通過新取得資格人員。
七、申報程序
(一)個人自主申報。符合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按要求自主申報參加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評審。
(二)實行民主評議。用人單位成立由群眾代表、同行專家、單位領導、組織人事和科研管理部門代表共同組成的評議組,對申報人員提交的材料真實性進行審核把關,對申報人員的職業道德、工作態度、學術技術水平、工作能力和業績貢獻等進行綜合評議,單位根據評議組意見,出具推薦意見。
(三)逐級審核申報。由各主管部門和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并對全面實行崗位管理的醫療衛生機構出具崗位聘用核定單后逐級報送至衛生高級評審委員會經辦機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按屬地原則進行申報。
八、工作要求
(一)各評委會須嚴格遵守《遼寧省職稱評審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規定,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紀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切實維護專業技術人員切身利益,維護職稱評審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營造公開透明、公平公正、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二)各評委會組織召開評審例會,由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會同同級人社部門在“評委庫”中隨機抽取評審專家,組建年度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未納入“評委庫”人員,一律不得參加評審工作。各評委會辦事機構應進一步加大評審專家遴選范圍,逐步補充和完善現有的“評委庫”。
(三)對于職稱評審申報人員存在弄虛作假行為,參加評審工作的評委會委員和工作人員違反評審工作紀律、利用職權徇私舞弊以及其他違規違紀行為的,按照《遼寧省職稱評審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給予嚴肅處理。
(四)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衛生健康部門要做好業務指導和政策咨詢服務,并加強對衛生系列職稱評審工作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對各評審委員會的申報、審核、評審等工作進行抽查、巡查和指導。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國家和省其他職稱工作政策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