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是治療的重要手段。然而手術本身和麻醉都具有創傷性,可引起患者一系列應激反應。外科醫師既要注重手術的正確技術操作,又要重視由疾病、手術和麻醉所引發的各種問題。
手術后階段開始于手術結束時至患者出院后完全康復。手術后處理的目的是盡可能地將手術應激反應減至最低,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處于基本正常,以保證患者術后的順利康復。手術后處理的中心內容是預防手術并發癥的發生,早期發現并及時處理并發癥,盡可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和危害。
防并發癥是中心內容
手術后并發癥包括各類手術后都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與手術方式相關的特殊并發癥。外科醫師對其應有全面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實際上手術后并發癥的預防開始于術前,應及時發現和積極處理各種并存病和誘發并發癥的危險因素。要求吸煙患者術前戒煙6周,能使術后肺部并發癥發生率由50%降低至10%。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術前停藥10~14天,以改善凝血功能,預防術中和術后出血。指導患者進行必要的呼吸功能訓練和為適應術后變化的鍛煉,包括練習在床上大小便,以及正確的咳嗽、排痰方法等。開展心理干預,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避免出現緊張及焦慮情緒。
嚴格手術指征,選擇正確的手術方式,完善麻醉和鎮痛;術中采用微創外科技術,認真細致地對待每一步操作,減少術中出血,采用“限制性補液”,盡量不輸血或少輸血;手術中加強對患者的保溫,維持術中正常體溫。以上對預防術后并發癥都有重要作用。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