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倫理原則和冒險精神(2)
2010-10-25 20:57
閱讀:27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倫理原則和冒險精神有什么關系?在醫患緊張的時代,醫生為了免除醫療**,紛紛采取保守的態度。從心理到行為都非常保守,盡量按照最嚴格、最僵化的規范,采取最低限、最消極的診療措施,絕不輕易越“雷池”半步。
當然,醫生是經過長期學習、培訓并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而不能是膽大妄為、無知者無畏的莽漢,我們說醫生應當有“冒險精神”,不是說醫生可以罔顧醫學知識、無視基本操作規范而盲目冒險、大肆蠻干,而是說醫生必須在尊重醫學知識、遵守基本操作規范的前提下,特別要在尊重患者生命、以救治患者為唯一目的前提下,敢于突破常規,臨危處置,采取難以百分之百確定后果的診療措施。
上述第一個前提可稱“專業原則”,第二個前提可稱“倫理原則”。一般來說,人們首先強調的是“專業原則”,因為這是醫生從醫執業、救死扶傷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而在“專業原則”已有基本保證的情況下,則更應當強調醫生“冒險”的“倫理原則”,否則很可能出現嚴重的倫理問題,甚至形成嚴重的醫學倫理危機。
這樣說并非危言聳聽。如果允許醫生突破上述“倫理原則”進行“醫學冒險”,即便同時要求他們必須遵循“專業原則”,也很可能在客觀上鼓勵醫生將患者作為實驗品,在患者身體上進行各種醫學實驗。由于醫生突破了“倫理原則”,無需顧忌這些實驗是否有利于救治患者及維護患者的健康,他們自己或許并不覺得是在冒險,而是在從事崇高的研究事業——如果實驗成功,他們就發明了一項“偉大”的醫學新技術,在醫學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如果實驗失敗,給患者造成了巨大傷害,甚至加速了患者的死亡,不過是在醫學探索中遭遇了挫折,(由患者替醫生)付出了代價,醫生自己毫發未損,何樂而不為?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