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早發起建立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的專家之一,劉進教授的大名在醫療領域幾乎無人不曉。
前段時間,多位規培生用極為慘烈極端的自殺方式引發全網關注,央視網更是發出靈魂拷問:好好的規培醫生,怎么成了“免費牛馬”,再一次把規培制度推上風口浪尖。
規培生工作時間長?劉進:請對比美國,必須要接受這樣的工作強度
在此之前,湖南某醫院的一名規培生在遺書中提到自己連續工作了36小時后選擇自殺。對此,劉進表示,現在美國的規定是住院醫生每周的工作時間不超過80小時,此外還規定每周至少有一天連續休息24小時。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工作11小時。
對于許多網友呼吁減少規培時間以減輕規培生壓力的觀點,劉進卻持有不同的看法:只有通過輪崗,醫生才能對疾病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在考慮病人問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誤診和漏診的情況。如果將時間縮短到一至兩年,可能會導致醫師輪崗不全,培養出的醫師就不會是合格的。
因此,他認為醫院在訓練規培生時,也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因為他們在未來獨立行醫時,必須能夠承受這樣的工作強度。但這并不意味著要讓醫生過度疲勞,而是應有相應的制度保障。
規培錢少事多、壓力大?劉進:各行業的學習者誰能幸免
劉進認為,大部分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無論是哪個行業,對于自己的收入情況都能接受嗎?
據了解,按照目前國家的規定,每年為每位住院醫生提供3萬元的補助,其中1萬用于支持基地和教師,剩下的2萬用于補貼參與培訓的住院醫生,也就是每個月每人補貼1667元。劉進認為,大部分醫院都在盡力為住院醫生提供補貼,大多數規培基地的補貼能夠達到或接近基地所在城市的平均社會工資。
此外,例如有規培生抱怨寫病歷。但特別是在內科系統,寫病歷屬于基本功,這里面包括病人主訴、各種病史、癥狀體征、檢查結果、鑒別診斷,是非常嚴格的臨床邏輯思維訓練過程。
當然了,每家醫院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種情況的存在,但一定不是主流。但我國推行規培制度只有短短的十年時間,這期間教學相長,老師們也在進步。
此外,劉進也表示,看到有言論說住院醫師規培是壓榨創收的剝削制度,但在推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之前,中基層的住院醫生在工作幾年后一般要到大醫院進修一年,這期間,進修醫師必須向大醫院繳納進修費用。
談工資是學生,談工作是打工人?劉進:規培制度仍需完善
劉進認為,規培制度在設計上還有改進的需要:
國家財政應該承擔至少90%以上的規培費用。他最初提出的是每年每人10萬元,現在可能需要更高。
大型三級甲等醫院作為規培基地,其中臨床醫療應該是首要任務,教育培訓次之,科研應該排在第三。
應該培養住院醫生有足夠的心理預期和能力,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可能導致一部分醫學生不適應當前的教學和培訓方式。
最后,他表示,完善規培基地標準并確保其實施,這些都需要時間,但時間不能成為借口。
重壓下的醫學生頻頻崩潰,規培制度的初衷可還在?
在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之前,我國有三分之二的醫學院畢業生作為醫院的正式員工直接分配到中基層醫院,剩下的三分之一的醫學生有機會分配到三甲醫院。
住院醫師規培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希望這三分之二的醫學生在到中基層醫院獨立看診之前,能先在大醫院接受規范化培訓,以較高的知識水平和臨床技能為普通城市居民提供服務。
最終,2013年12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七部門共同發布《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2014年開始在全國推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
據中國醫師協會披露,2023年全國共有12萬名醫學畢業生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這是我國規培制度實施十年以來,招生人數最多的一年。
湖南、廣西、上海等地接連發生的醫學生自殺這類事件,不知會不會再次上演......而這幾起自殺事件,暗示著這項原本有利于醫療行業發展的制度卻曾演變成某人手里的刀,打著規培制度的旗號傷害同行、認作牛馬,舍棄初心,任意踐踏著那些懷揣醫學夢想的學生們,初心何在?前路如何?引人深思!
來 源 | 綜合整理自掌上醫訊、丁香園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來源標準錯誤,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