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在江蘇省一家醫院,一名男醫生在婦產科病房查房時,因患者家屬不滿他是男性,將他打成重傷。隨著電視劇《產科男醫生》的熱播,婦產科男醫生的話題近日再次受到關注。據了解,目前在泉州從業的婦產科男醫生僅占婦產科醫生總數的1%左右-這個數字,與歐美發達國家甚至我國一線城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那么,泉州婦產科男醫生現狀如何?日前,早報記者采訪了**180醫院婦產科主任盧昆林,聽他講述這些年的“尷尬與光榮”.
歐美發達國家 95%
香港** 90%
中國內地 5%
泉州 1%
男醫生在婦產科醫生中的比例
尷尬
常遭“性別歧視”
連女朋友都不好找
盧昆林說,婦產科男醫生與女患者因性別差異造成的矛盾,其實已經是一個老話題了。這些年,情況已有所好轉。今年已有57歲的盧昆林,1984年從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了**180醫院。“當時有一句很流行的話,叫‘金眼科,銀外科,又臟又累婦產科’。大學剛畢業的男醫生,都不愿去婦產科。”盧昆林說,起初到180醫院工作,他也不愿去婦產科。
由于長期接觸女性隱私部位,婦產科男醫生常因此而受到歧視和排斥。在電視劇《產科男醫生》中,有婦產科醫生被孕婦罵作“流氓”,甚至在找女朋友時,連自己的身份都不敢說。盧昆林說,最初病人看到他是男醫生,也是嚷嚷著要換人。他工作后不久就結婚了,最終選擇留在婦產科,也與當初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分不開。
光榮
搶救病危孕婦
他們收獲成就感
從1995年擔任180醫院婦產科主任以來,盧昆林在這個崗位上已有20年。如今,他主要從事疑難雜癥的診治和婦產科大手術,一般的接生和小手術已不直接參與。
今年“五一”節前的一天中午,盧昆林接到永春縣醫院的求救電話,一名孕婦出現產后大出血,盧昆林二話不說,馬上驅車趕去。他到永春縣醫院時,這名產婦已出血4000毫升,身上70%的血液已經流失。盧昆林根據多年豐富的從醫經驗,馬上指導該院醫生進行綜合治療。很幸運,這名病危孕婦最終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作為一名醫生,不管是男是女,救死扶傷就是我們的天職。”盧昆林說,即使當初曾遭遇一些患者的“排斥”,但有兩個時刻,讓他覺得是最快樂的:一個是迎接新生兒的降生,他與產婦家屬一起享受喜悅;一個是搶救病情危重的孕產婦,讓她們重獲健康。
據統計,男醫生在婦產科醫生中的數量,歐美發達國家占95%,我國港臺占90%,我國內地只有5%左右。由于地處傳統觀念比較強的閩南地區,泉州的婦產科男醫生只有1%左右。
優勢
婦產科男醫生
有三大獨特優勢
在記者采訪的間隙,不斷有孕婦及家屬走進辦公室,向盧昆林請教各種問題。作為泉州婦產科領域的知名專家,盧昆林受到很多女患者及家屬的尊敬,已很少因為性別問題而“頭疼”.
不過,盧昆林說,由于傳統觀念深厚的原因,如今仍有不**產科男醫生因為性別問題而遭排斥。其實,與女醫生相比,婦產科男醫生在從醫方面,有更多的優勢。首先,男醫生的體力更好,而在婦產科做醫生“既干腦力活,又干體力活”,一天24小時都有人生孩子,一臺大的手術也要站七八個小時,男醫生更能扛得住;其次,相比女醫生,婦產科男醫生更有耐心,往往在孕婦大喊大叫時,更能平靜地進行安慰;最后,從中國乃至全世界來看,在婦產科學術研究方面,權威的男醫生更多,他們在處理疑難雜癥時,往往能更快地找到解決辦法。
相關閱讀:
婦產科男醫生的三大特點
婦產科里的男醫生
一個婦科男醫生的自白書
泉州的產科男醫生只有1%
產科男醫生真心不風光
婦產科男醫生的尷尬經歷
產科里的男醫生
婦產科男醫生 患者看見扭頭就走
產科男醫生不靠譜?帶你走進現實中產科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