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民營醫院,宣告破產!
就在近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披露了一則醫院破產公告。
公告內容顯示,由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宣告重慶璧山濟德醫院有限公司正式破產。
據天眼查資料,重慶璧山濟德醫院是一家民營醫院,成立于2014年,經營范圍包括,外科、兒科、中醫科等,注冊資本達1000萬人民幣。
這并不是近段時間第一家被宣告破產的民營醫院。
馬鞍山詩城中醫醫院,也于2023年12月5日被馬鞍山市花山區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
經查,截至2023年11月30日,馬鞍山詩城中醫醫院負債總額為13730284.32元,可供分配的資產總額(不含利息)為1717601.37元,尚有部分實物資產待處置,資產總額合計2695931.37元,醫院資產已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
據了解該醫院成立于2015年,注冊資金280萬元,是一家集預防、醫療、康復為一體的大型民營醫院。
另外莆田市涵江區人民法院發布公告,于2023年10月31日裁定宣告莆田市涵江康華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破產并終結破產清算程序。
莆田市涵江康華醫院創辦于2017年,注冊資本達1200萬元,是一所集醫療、科研、健康為一體的二級綜合性醫院。
不僅如此,各大拍賣平臺傳出的消息顯示,2月又有多家醫院被集中拍賣了……
一月內,又有4家醫院被拍賣…
甘谷縣紅十字會祥和醫院名下位于天定高速輔輔道南側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正以4042.24萬元的價格進行競拍。
據悉,這兩家醫院的法人為同一人,后者的注冊資本高達5000萬元。
殘忍的是,大批民營醫院破產清算后再拍賣幾乎多數是有價無市,直接流拍。這一現象背后,反映的是當下民營醫療市場的急劇變革。
超2000家民營醫院倒閉!洗牌仍在繼續
在行業洗牌周期+疫情的雙重催化下,一批民營醫院經營出現困境。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副會長余小寶曾表示:疫情以來,已有2000多家民營醫院破產倒閉。
然而整個2023年乃至到了2024開年,倒閉潮仍未停止……這主要來自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大環境上,民營醫院作為“補充”角色,生存空間在醫聯體、醫共體、分級診療的加速推行下不斷被壓縮。
去年10月,國家衛健委發布《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全國民營醫院達2.5萬家,診療人次6.3 億,僅占醫院總診療人次的16.6%。
此外在經營方面,包括定位不清晰、服務同質化嚴重、違法違規、過度營銷等都是重要原因。
隨著集采后藥械利潤縮水,監管趨嚴促使灰色撈金手段失效以及業內競爭加劇,這部分民營醫院,會繼續在多重壓力作用下被大幅清出。
反之,目前顯現出旺盛活力的民營醫院,大多是此前尊重醫療本位,持續在醫療技術、服務上發力的,或是背靠大集團的。
百姓的多元醫療需求還在不斷擴大,民營醫療整個市場趨勢還是向好的。只是對于大多數普通民營醫院而言,逐步降低對基礎醫療和基本醫保的利潤依賴,找準自己的市場空間和市場定位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些難以進入公立醫院帶量集采或基本醫保支付范疇的高端耗材、設備、手術和醫療服務,以及眼科、口腔、醫美、康養等消費醫療賽道,或許才是更好的選擇。
對于醫療器械企業和經銷商而言,面對目前巨變中的民營醫療市場,同樣需要提前轉變策略,及時退身,布局更大的民營醫療增量市場。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