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醫患關系,是我們一直關注的話題。為了改善醫患關系,我們需要醫護人員給患者更多的關心,讓患者更加信任醫生,在不可避免的**發生時,需要法律來維護醫患雙方的權益。但是,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醫患之間需要有對等的心態。
無論我們做什么事情,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我們以什么樣的心態看世界,世界就是什么樣子的。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而心中悲觀陰暗,周圍的一切繁華盛景都看不見。
與人相處,心態平和最為重要。無論是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情侶之間,還是親人之間,相互信任可以使關系長久融洽,而經常猜忌對方,只能讓關系走入僵局。
醫患關系也是同樣,受到醫生和患者心態的影響。廣東省衛計委副主任廖新波說,心態不對等是惡性傷醫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隨著患者惡性傷醫事件的頻發,有人將醫患矛盾歸罪于醫務人員的素質與態度問題,我認為,在大家都處于理性的狀態下,醫護人員確實應該多關心患者,因為他們把希望寄托在醫護人員身上。但是,如果患者對醫院都帶著懷疑的態度,都是認定醫護人員良心不好,這種不對等的心態可能只會使醫患關系越來越差。
相信每一位醫生都希望自己當一個好醫生,希望自己的醫術是高明的,希望患者來看病后,身體都會康復,這樣以后會有更多的患者來找自己看病。醫生對待患者,都本著認真治療的態度,沒有哪個醫生希望因自己的疏忽給患者和自己造成麻煩。盡管在目前醫療資源緊張的行醫環境下,醫生壓力很大,但是,他們還是本著認真的態度去為患者治病,為患者治好病。
患者的心態是什么樣的呢?患者是不也懷著認真治病的心態,信任醫生,像醫生體諒患者那樣去體諒醫生呢?患者可能總是在想,排隊等了好久了,怎么還輪不到我,是不是醫生看病的效率不高啊,讓我做各種檢查,是不是醫生賺了我一筆啊,我來到醫院就是要把病治好,沒治好就是醫生的責任……,如果患者這么想,那就是患者的就醫心態不平衡了。事實上,在患者多醫生少的就醫環境中,每個患者與醫生交流的時間本來就很少了,醫生要保證診療的質量,花點時間是必要的。醫生讓患者做一些檢查,是本著負責的態度,為了查清病人相關的病情,至于費用高低,這個醫生是不能決定的。醫學不是萬能的,盡管在醫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也有一些是醫生所不及的。明白了這些,患者會不會釋然?
俗話說,相由心生,其實,病也是由心生。醫患關系和諧與否也取決于醫患的心態。心態對等,有病也會治愈,心態不對等,無病也會生病。
相關閱讀:
醫患**之痛 何藥可治?
醫患關系為何“一點就著”?
醫患焦點:莫再傷害白大褂
假若“好大夫”沒有救活患者
醫患關系之疾 在于心態是否對等
“中國好大夫”的汗 是醫患潤滑劑
改善醫患關系離不開“中國好大夫”
廖新波:醫患關系的改善在于對等的心態
“中國好大夫”獲眾網友點贊 有益于醫患關系
從“中國好大夫”稱謂中讀懂民意期待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