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系如何和諧,關鍵在醫生(2)
2011-02-12 14:15
閱讀:3402
來源:衛生與生活報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醫患關系如何和諧,關鍵在于醫生怎么做。成功的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比嫻熟的醫術對疾病的治療更有幫助,人文精神應該是拯救醫患關系的一劑良方
同時,也必須讓醫療工作者更充分地體現“人”的作用和價值。在整個醫療過程中,醫生要體現自己的美德和價值。要克己,暫時撇開單純的個人利益;要利人,維護和促進病人的利益;要同情、體察病人的痛苦,并想辦法減輕和解除其痛苦;要正直,對所有病患一視同仁。
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曾在《福岡宣言》中指出:“所有醫生必須學會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缺乏共鳴(同情)應視作與技術差一樣,是無能力的表現。”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說:“21世紀最震撼人心的突破將不是來自于技術的進步,而是來自于作為‘人’這一概念的擴展。”這些話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作為一名醫生,你不再可能像過去那樣指使或命令病人去做什么,而是要靠你的溝通技巧、你的親和力去影響病人。
醫學是科學,同時也是“人學”。醫生在診治疾病的過程中,不能把人體當成機器,不能把疾病當成是機器出現的故障,而要看到病人的生理屬性和社會屬性,要看到在疾病狀態下病人軀體和心理對情感的需求。所以說,面對病人能否為他做出最優化的治療決策,首先取決于醫生的文化底蘊、道德良知,其次才是專業技術水平。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