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是一類臨床表現“沉默”的疾病,起病時常常不被“感覺”,沒有不適癥狀,往往被大家所忽略,但是它危害到的人群之多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針對全世界不同種族、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群開展的醫學研究都一致顯示,大約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會有某種形式的、不同程度的腎臟受損,而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群死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更超過健康人群。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近30年多來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一個威脅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為緩解腎病帶來的高危風險,加大腎病知識的普及必不可少。對此,北京藏醫院腎內科專家樊金玲在線解讀慢性腎病。
人的腎臟有哪些主要功能?
人體的腎臟的主要作用主要有:生成尿液,維持水的平衡;排出人體的代謝產物和有毒物質;調節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分泌血管活性物質;激素的降解與滅活。當腎功能不全時,這些激素的生活半衰期明顯延長,導致體內積蓄,并可引起代謝紊亂。此外,腎臟分泌多種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在調節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什么慢性腎病患病率高居不下、病人數量逐年增多呢?
北京藏醫院腎內科主任樊金玲指出,主要原因是隨著物質生活和工作條件的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一些不合理的變化,如某些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食鹽等)進食過多,體力活動過少;同時,由于工作壓力加大、精神緊張、睡眠不足,以及吸煙、酗酒、各種環境污染等因素,使得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代謝性疾病,以及繼發于上述代謝性疾病的慢性腎病患病率日漸升高。
其次,各種感染(肝炎、結核病、艾滋病、血吸蟲病等)、免疫介導的原發或繼發性腎病的發病率仍然較高,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其發病率更是居高不下。此外,濫用藥物或不規范用藥所致的藥物性腎損害也是腎病逐年增多的另一個不可輕視的原因。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得慢性腎臟病?有何危險因素?
慢性腎病的發病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其發病機制也十分復雜,但具有以下危險因素的人群發病率明顯增高,應高度警惕:首先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人和有腎臟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得慢性腎病;其次代謝性疾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抗菌素等)、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高凝狀態、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等)、高蛋白飲食、吸煙、過度飲酒、低出生體重、年齡65歲以上等也易患慢性腎臟病。
腎病治療實屬當務之急:中醫應對腎病難題,取眾之長兼收并蓄。
“扶腎解毒、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保腎歸原、恢復腎功能”是彰顯出現代中醫綠色治療腎病的特點。樊金玲介紹指出,現代中醫治療方法安全有效,清除病灶更徹底,治療更安全,適應范圍也更廣泛。與此同時,藏醫藥的融入,改善了傳統中醫中藥見效慢的弊端。經過反復驗證、研究和改進,現代中醫在治療腎病、尿毒癥方面足以起到溫和調治、治養協同的作用。
中醫理論融入藏藥
最新研究表明,采自于海拔3800米以上青藏高原的純凈無污染稀有名貴藏醫藥材以活性強、無污染、無奈藥性的優勢,對腎功能不全、腎衰、尿毒癥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而藏醫治療腎病注重調和三因,更好的改善精微物質的吸收和疏布。中醫在結合尿毒癥“病位在腎、肝、心、脾、肺之間辯證關系”為理論基礎之上,融入藏醫治療腎病,內外并舉,清補結合,改善腎臟功能。
然而,普通民眾對于慢性腎臟病的認識和防止意識不足。對此,樊金玲再次呼吁:慢性腎臟病就在您的身邊。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非常常見,而且危害更加隱蔽,因此早期發現、及早干預,是治療慢性腎臟病、延緩腎功能惡化、減少不良預后的關鍵。
內容提供:北京中醫藏學腎病診療中心專家樊金玲,以上言論僅代表專家觀點。
樊金玲:主任醫師、教授,全國著名中西醫結合腎病專家、中華中醫內科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藥研究員,現為全國腎病專家會診中心坐診專家。擅長治療各種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紫癜性腎病、狼瘡性腎病、痛風性腎病、IgA腎病、腎囊腫、多囊腎、腎功能不全、腎衰竭、尿毒癥等。
糖尿病患者易形成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并發癥。在不同的研究中,急性腎損傷...[詳細]
Eculizumab可用于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NH),通用名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