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外科。
①實訓內容:外科感染、甲狀腺腫、急性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癥、腹外疝、闌尾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下肢靜脈曲張、燒傷、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結石、骨折、關節脫位、骨關節疾病。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策略。
③基本技能:
掌握:無菌操作技術。
熟悉:外科清創原則與方法;小傷口的縫合技術。
4.婦產科。
①實訓內容:圍產期保健、流產、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合并糖尿病、圍絕經期綜合征、**炎、宮頸炎、盆腔炎、婦科腫瘤、月經失調、**膨出、子宮脫垂、計劃生育指導。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健康問題的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策略;圍產期保健和計劃生育的基本知識。熟悉青春期、圍產期保健方法與技術。
③基本技能:
掌握:**窺器使用;婦科雙合診檢查;各種避孕工具使用方法。
5.兒科。
①實訓內容:新生兒黃疸、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腹瀉、貧血、營養不良和肥胖癥、佝僂病、急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高熱驚厥。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初步診斷與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③基本技能:
掌握:體格檢查、用藥特點、藥物劑量的計算、小兒液體療法。
熟悉:小兒病史特點、小兒急診急救方法。
6.傳染病。
①實訓內容:病毒性肝炎、肺結核、細菌性痢疾、麻疹、水痘、腮腺炎、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腎綜合征出血熱、艾滋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
②基本知識:掌握以上疾病的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
7. 精神科。
①實訓內容: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阿爾茨海默病、腦血管性癡呆、癲癇所致精神障礙)、癔癥、神經癥、酒精所致精神障礙等。
②基本知識:掌握上述疾病的臨床特征、診斷、鑒別診斷、處理原則與方法、轉診指征及預防策略;認知障礙、情感障礙、意志行為障礙的臨床表現。
③基本技能:
掌握:接觸病人的技巧、精神檢查的方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規范。
熟悉:常用量表的臨床意義。
8.其他選修科室。
根據崗位需求自選。
第三部分 基層實踐培訓
基層實踐培訓主要是在帶教醫師的指導下,通過學員直接參加基層全科醫療實踐及預防保健相關工作,使其樹立以個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基礎的全科醫學觀念,培養對居民健康負責的、個體與群體相結合的連續性、綜合性、協調性的服務能力,與服務對象建立良好溝通和醫患關系的技巧;訓練其社區衛生服務綜合管理和團隊合作的整體服務能力,以及結合實際工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部分的具體要求如下:
(一)全科醫療服務技能。
掌握:全科醫生的接診方式、醫患溝通技巧;以個人為中心的臨床思維和照顧方式;家庭保健的內容與方法、家系圖的繪制與家庭結構分析;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與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規范的健康檔案);社區常用藥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應觀察;雙向轉診原則及其操作方式;法定傳染病報告程序、時限。
熟悉:
1.社區衛生服務需求評價、社區衛生診斷的原則和基本步驟;社區衛生服務計劃、實施與評價的基本方法;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及團隊合作的工作方法;兒童免疫規劃實施流程。
2.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與處理規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
(二)社區慢性病管理。
掌握:高血壓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腦卒中等重點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篩查、預防控制與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群體和個體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詢、評價等),結合衛生主題日至少組織一次群體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實施營養指導的具體方法;社區慢性病的運動及心理指導原則與方法。
了解: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腦卒中等社區常見疾病的康復方法;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規范。
(三)社區重點人群保健。
掌握: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關政策;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包括: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預防接種服務規范、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熟悉:老年保健的目標、內容、方法與要求;老年常見健康問題的預防、處理及居家照顧、家庭病床管理。
(四)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婦幼保健院參觀見習。
了解:基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婦幼保健機構的工作職能、主要科室設置情況,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應當承擔的預防保健工作;傳染病及非傳染性疾病(包括慢性病)的防控體系、主要工作內容及工作流程;兒童保健、婦女保健體系、內容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