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接受機器人輔助腎部分切除術去治療腎臟腫瘤,可使腎功能損失降到最低,來自亨利·福特醫院的Vattikuti泌尿外科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
這項研究包括來自美國5個醫療中心的病人數據,是該類型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研究。
這項研究提前在線發表于《歐洲泌尿學》(European Urology)雜志,歐洲泌尿協會的官方雜志。
數據來自近1200名患者,2007年和2012年間行機器人輔助腎部分切除術(RPN)。
研究人員發現,第一次隨訪檢查和之后就診時,相比腎功能正常的患者,慢性腎臟病患者RPN后腎功能下降較少。
然而,那些預先存在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非嚴重手術并發癥的風險高,住院時間更長。
相關閱讀:
達芬奇機器人顯神通:一次完成三項手術
機器人根治直腸癌肝肺轉移灶
機器人輔助腎部分切除術可保留腎癌患者腎功能
手術機器人醫生是500年前達芬奇設計發明
“達芬奇”機器人有望全面接班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補心手術創面不足1厘米
完成世界首例達芬奇機器人微創手術
糖尿病患者易形成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并發癥。在不同的研究中,急性腎損傷...[詳細]
Eculizumab可用于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PNH),通用名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