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正在使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
顯微鏡都沒法看清楚的微小血管,“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卻能放大10到15倍;一不留神就會引發大出血的血管瘤手術,“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卻能保持極低的出血量。作為江蘇省首家引進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單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已經在四年里完成了將近800例由機器人“主刀”的微創外科手術,挑戰多項醫學禁區,其中最小的一名手術患者甚至只有23個月。昨天,南總召開新聞發布會,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院長史兆榮通報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應用狀況,將“達芬奇”背后的秘密逐一解開。
手臂:四只“最靈巧的手腕”可360度旋轉
和一般概念里的機器人不同,達芬奇機器人共有四條“手臂”,而“手臂”前段的“最靈巧手腕”則是“達芬奇”手術制勝的法寶。手術時,這些學名為“可自由活動的鏡下手術器械”可以完全重現人手動作,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人手,使手術操作更加方便自如。南總普外科江志偉主任醫師給媒體記者做過演示,將一顆葡萄放在一個一次性塑料水杯中,常人無法在水杯中完成剝除葡萄皮的工作,但達芬奇機器人的“靈巧手腕”卻能將“兩只手”伸進杯中,將葡萄皮一點一點剝離得干趕緊凈。“同理于這個演示,在我們胃腸外科的手術中,不少一般手術器械無法觸及的‘禁區’,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卻能通過靈活的機械手巧妙觸及,還能將腫瘤或者淋巴結組織分離清除得干趕緊凈。”江志偉說。
此外,達芬奇機器人的“手臂”顫抖縮小功能也不可小覷。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的當天,江志偉演示了一臺直腸癌腫瘤切除手術,“醫生拿起手術刀難免會有顫抖的可能,但在機器人手術中,醫生的顫抖會被機器自動縮小,精準的分離和切除會極大提高手術質量。”
視力:3D效果精準放大血管
達芬奇機器人的“視力”也是超群,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王秋萍告訴記者,達芬奇機器人的目鏡效果是更為大氣的“裸眼3D”,醫生直接通過操作臺的目鏡看過去,目鏡呈現的鏡像就已經是3D效果。王秋萍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醫生在類似IMAX電影的空間立體視野下進行手術,術野可調10-15倍的大小遠近。原本無法看清楚的微小血管,在手術機器人鏡像下被放大,醫生能夠看得一清二楚。
“我們科為一位23個月大的患兒做過小兒腎盂成形手術,這應該是達芬奇機器人的最小‘受益者’了。”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泌尿外科葛京平主任醫師說。這位23個月大的小患兒在一出生時就被查出左腎重度積水,雖然輾轉多家醫院,但由于年齡太小,輸尿管比較細,手術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別家醫院的醫生告訴患兒的家人,患兒得等到5歲之后才能動手術,但我們南總由于有了達芬奇機器人,今年3月份,患兒成功在我院完成了手術。”
愈后:創可貼就能縫合手術創面
心胸外科的手術在醫院里是個大挑戰,“開膛破肚”的場面無比血腥。不僅對手術供血是個考驗,而且病人會留下嚴重的創傷。但去年8月,南總心胸外科景華主任醫師完成的繼發孔型心房間隔缺損修補手術卻打破了傳統手術的常規。在達芬奇機器人的幫助下,手術總設計師景華主任控制著“最靈巧的手腕”,用“手”(通過操作兩個控制器)和“腳”(通過腳踏板)遙控機械臂執行手術操作。由于患者的心房間隔缺損達3.2厘米,景華主任從心包處切取了3.5厘米的心包片作為房間隔修補材料。隨后,“達芬奇”機器人的“手臂”,在患者心臟內靈活精確地完成了一系列復雜動作:靜脈血阻隔、房間隔修補、縫合打結。而患者術后的外部創傷還不足1厘米,傷口縫合材料竟然是一塊小小的創可貼。
未來:達芬奇的應用面會更廣
用機器人來做手術,手術的費用會不會增加?記者了解到,雖然機器人的手術費用略高于傳統手術,但由于術后恢復時間快,住院時間的縮短以及用藥時間的減少,整個手術的“性價比”更高,總體費用也沒有顯著增加。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政委陳忠良認為,手術機器人整合了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條件,是傳統手術無法企及的,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在未來應用的范圍會更廣。同時每種手術都有自己的優勢,患者的選擇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傳統手術也不會因此消失。
■鏈接
手術機器人
為啥叫“達芬奇”
這一手術機器人之所以稱為“達芬奇”,是因為達芬奇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達芬奇不單是杰出的畫家,他還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遠在500多年前,達芬奇就設計了機器人的雛形。此外,達芬奇還是一位著名的醫學家,在生理解剖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醫用的“達芬奇機器人” 是一種高級機器人平臺。其設計的理念是通過使用微創的方法,實施復雜的外科手術。
相關閱讀:
達芬奇機器人顯神通:一次完成三項手術
機器人根治直腸癌肝肺轉移灶
機器人輔助腎部分切除術可保留腎癌患者腎功能
手術機器人醫生是500年前達芬奇設計發明
“達芬奇”機器人有望全面接班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補心手術創面不足1厘米
完成世界首例達芬奇機器人微創手術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