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18歲女孩醫院產子后半夜逃單!科室醫生平攤費用,這樣的事屢次發生,誰該來兜底?
2024-05-10 08:54
閱讀:2879
來源:見文末
作者:愛愛醫小編
責任編輯:愛愛醫小編
[導讀] 有醫生提出疑問:憑啥要我們背鍋!
最近,湖北某大三甲婦產科的一主治醫生分享了一件她遇到的令人很無語的事——她所在的科室遇到一名年僅18歲的孕媽媽,她晚上分娩完,一分錢都沒交,直接跑了。據悉,這位18歲的孕媽,大晚上跑到醫院,說懷孕了肚子疼,醫生以為是宮外孕,誰知一問末次月經,居然懷孕39周了,通過內診發現她宮口開了一半,需要馬上送進產房。結果女孩的男朋友說沒錢,問能不能等到第二天再去醫院?當時情況緊急,等不到第二天,醫生便讓他們先住院,到時候再交錢。后來通過醫護人員的努力,女孩順利分娩產下一男嬰。可女孩的男朋友不愿交住院費就算了,就連孩子的衣服、奶粉都不愿意買,最后只能用別人多余的產墊抱著,孩子哭男生也不管,讓醫護人員要喂就自己喂。原本男生這一波操作已經讓醫生火冒了,誰知道更令人無語的還在后面。當天晚上,女孩生完后,他們趁沒人注意時,把孩子留在病房,兩個大人跑了。誰都聯系不上他們。而醫院有規定,誰的病人誰負責,病人跑了科室又得跟著倒霉,醫生們又得平攤費用。后來,科室只能選擇報警,通過警方的排查終于找到了偷跑回云南老家的兩人。醫院要求他們把住院費用補上,結果兩人還是說沒錢,要等到年底有錢了才能來結賬,面對這種情況警察也沒辦法。而剛生下來的孩子,他們也不要,讓醫院隨意處置。后來在警察的強烈要求下,才同意把還在帶走。醫生感嘆,他們科室經常遇到患者逃單的事,要是真的死活不把住院費補上,那也沒辦法,最差的結果就是醫生自己掏錢填補,還好警察幫忙找到了患者。對于這種現象,一來自四川的產科醫生表示非常普遍,她值班的時候遇到過一個產婦,之前生了6個,懷第七個的時候到醫院保胎。誰知人家出院的時候,直接說沒錢,還特別硬氣的表示以后不會到醫院生,就在家里解決,欠著費就出院了。誰知兩周后又出血,再次到醫院保胎,最倒霉的是那天剛好又是醫生值班。看到還是之前的醫生,孕婦的老公直接來一句“又是你啊!”當時醫生就很無語,后來才知道他們生的第六個孩子在當地的醫院住院,也沒交費,導致醫生被扣工資,來抵消他們的住院費用。有了前車之鑒,當地醫院以各種理由不收,喊他們到上級醫院。因為之前的費用沒結清,沒正常辦理出院,他們沒辦法在當地辦理入院,還曾打電話到當地政府投訴,說醫院拒收病人。一來自湖南的急診科醫生也表示,他之前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五年前,一中年男性大咯血急診入院,住院前交了2000的押金,后面就沒交過了。住了半個多月,不愿意出院,醫院沒辦法報了警,后面警方聯系村里的人才把他帶走了,出院時欠費5000多,當時說過兩個月一定補上,就這么沒了下文。直到上個月,這位男性又很坦然的來醫院住院,但因之前有欠費沒結清,不能給他辦理住院,誰知人家來了一句:“都這么久了,你們還掛著賬啊?”當時他想鬧的,但警察那邊有他們村干部的電話,村長委托村里在附近上班的人把他帶回去了,可之前欠的賬依舊欠著.....其實,病人欠賬跑路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醫院一年病人欠費約30億~40億元之間。《人民日報》之前做過相關報道,全國27個省份630家不同規模的醫院在2011年“三無”病人欠費情況的調查顯示,每家醫院接待欠費病人超過85人次。醫院規模越大,病人欠費越多。100張以下床位的醫院患者平均欠費為5.32萬元,800張以上床位醫院患者平均欠費為64.33萬元。針對這種現象,很多醫院要求“誰的病人誰負責”“病人逃單,醫生追繳”“科室平攤”等。之前有一個主題為“你為患者墊付過醫藥費嗎”的問卷調查,一共4745名醫護人員參與了調研,有超過一半的醫護人員曾為患者墊付過醫藥費。在這些為患者墊付醫藥費的醫生中,有超過30%的醫生為1~2位患者墊付過,有超40%的醫生記不清數量了,而2%的醫生為10位以上的患者墊付過。從醫生們的墊付總金額來看,人均高達3970元,其中 8% 的醫生超過 10000 元。從醫生墊付醫藥費的單次最大金額來看,人均高達 1572 元,其中 2% 的醫生單次墊付的金額超過 10000 元。在醫生墊付后,有多少患者會償還墊付的醫藥費呢?調研結果顯示:僅有 45.3% 的患者會還錢。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患者都沒有還錢,醫生的墊付最終都打了水漂。對此,有醫生直言,為什么患者逃單,要醫生來背鍋?難道國家層面就沒有相關的規定,來解決這類問題?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責任,可醫生也只是普通人,也需要生活,每個月的工資就那么點,給患者墊付以后吃什么?對于醫生的疑問,小編查了相關文件發現,之前國務院辦公廳曾引發過一份《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規定:1.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及時、有效地對急重危傷患者施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推諉或拖延救治。2.對救助對象急救后發生的欠費,應設法查明欠費患者身份;對已明確身份的患者,要盡責追討欠費。3.及時將收治的無負擔能力患者情況及發生的費用向相關部門報告,并請相關部門協助追討欠費。4.公立醫院要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機制,通過列支壞賬準備等方式,核銷救助對象發生的部分急救欠費。6.對救助對象急救的后續治療發生的救治費用,醫療機構應及時協助救助對象按程序向醫療救助機構等申請救助。根據這些規定,病人欠費與醫生無關,醫院要求醫生負責或是分攤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該怎樣追回欠費,這是醫院的事,不應該把壓力給到醫生們。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