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發表了一篇文章談論了中國已經形成產業的論文造假:在盜版光盤和拷貝產品設計之外,中國還有一種更具有知識性的盜版產品——偽造學術論文甚至是假冒科學期刊。
武漢大學沈陽教授領導研究的一項結果顯示,中國買賣論文 2009 年的規模達到了 10 億元人民幣。
中國**的一項調查發現,在 6000 多名接受調查的研究人員中間,有三分之一承認有剽竊、篡改和捏造數據的不當行為。但該調查的細節并沒有公開。
PNA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和印度兩國因為剽竊而撤回的醫學論文超過了美國,而美國發表的醫學論文數量要多得多。中國因為重復出版而撤回的論文數量高居第一,因為造假而撤回的論文次于美國、德國和日本。
相關閱讀:
論文過度發表影響科學創新?
Nature:中國成世界第三大論文生產國
“先發后審”利于科技論文創新
不唯論文,多元評價鼓勵創新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創新使科研更加開放
李毅中:創新的目的不是博士論文和成果評獎
中國的論文造假已達到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