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受被做哭激烈娇喘gv视频,成人片免费网站,今天高清视频免费播放作文,欧美大片ppt免费

資訊|論壇|病例

搜索

首頁 醫學論壇 專業文章 醫學進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診所 愛醫培訓 醫學考試 在線題庫 醫學會議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專業交流 > “先發后審”利于科技論文創新

“先發后審”利于科技論文創新

2014-02-11 10:40 閱讀:1433 來源:桃李網 責任編輯:林曉楓
[導讀] 在10月1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建設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運營10年來,在線注冊用戶已達32萬余人。網站發表論文不收取任何費用,并提供論文全文免費下載。我國學術論文發表機制中期刊數量少、周期長、刊發難等瓶頸問題正

    在10月1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建設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運營10年來,在線注冊用戶已達32萬余人。網站發表論文不收取任何費用,并提供論文全文免費下載。我國學術論文發表機制中期刊數量少、周期長、刊發難等瓶頸問題正在逐漸***。

    現象:科研論文發表難,致優秀論文外流

    “長期以來,科研人員論文發表困難,學術交流渠道不暢,既不利于調動科研工作者積極性,也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說。

    研究數據表明,我國作者發表的SCI論文中絕大部分投向了國外期刊。據統計,2007年中國發表在國外期刊上的SCI論文數量,比2004年增長近一倍,而發表在國內期刊上的論文增長不到40%。

    相關專家表示,在重視論文數量、期刊影響因子、核心期刊的“指揮棒”下,科研人員為了應對各種考核評價,研究生為順利獲得學位,發表論文已不僅僅是為了學術交流,而且投稿往往首選國外高影響力期刊,造成優秀稿件外流。“這不僅是對科技資源的雙重浪費,也從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對自主知識產權的掌控。”負責“中國科技論文在線”運營工作的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處長萬猛說,“中國想成為創新大國,必須擁有自己的、開放的、免費的科研論文發表及共享平臺。”

    原因:評價不合理導致科研異化


    2010年中科協科技期刊發展報告顯示,科研評價導向失當導致我國優質論文大量外流。

    李志民回顧說,上世紀70年代我國尚未建立學術評價機制,行政部門說誰研究好就把科研經費給誰;到80年代,鑒定評審會如雨后春筍,“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同行評價之風開始盛行;90年**始比論文數量,2000年以后開始從數量轉向所謂質量,開始注重期刊的影響因子和引用量,科研論文成了評估個人學術能力和大學辦學水平的主要指標,甚至成為科研人員的“唯一追求”,導致國家資助的科研成果不是先在國內同行中交流,論文資源絕大部分掌握在國外幾家出版集團手上,很多優秀論文首先用英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而后再由圖書館等機構花高額費用批量買回供國內學者檢索閱讀。

    李志民認為,科研論文只是科研的副產品,是用作學術交流的,但現在簡單、量化的評價導向使論文偏離了本來的用途,導致了科研的異化,忽略了論文本身的學術價值和科研人員的研究能力,不僅影響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也導致科研的投入產出不夠理想。

    對策:改變傳統論文發表方式

    為改變我國論文評審發表周期長、發表量不足、易滋生學術不端等問題,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2003年成立了“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網站,率先推行“先發表后評審”機制,將科技論文發表時間從半年甚至一年的周期縮短至7天。依托6萬多名的專家資源庫,由計算機隨機遴選專家進行評審,再借助在線登記的32萬名科技工作者,進行同行監督,肅正學術風氣。該網站成立之初每月僅50篇來稿,目前每天來稿至少150篇。

    “網站為科研論文提供新成果第一時間發布的平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新’成果交流,避免了科研經費的浪費。”李志民說,“萬余名工作在一線的評審專家為論文的學術質量提供了公正的評判,后審模式也從根本上杜絕了評審期間可能出現的學術不端行為,保證優秀文章的高關注度。”

    此外,網站將科研新成果統一快速發布在網絡平臺,通過網絡文獻計量和同行評審界定一篇真正優秀的論文,打破現有評價機制,讓科研工作者將更多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

    李志民指出,通過互聯網發表論文,既沒有傳統學術期刊的門檻,也沒有通過發表論文進行職稱評定的功利,不僅解決了科研人員論文發表難、學術交流渠道窄的問題,也有助于保護自有知識產權、推動版權更新、促進資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轉化。“大量原發的真知灼見將會不斷生成,從長遠看將促進我國科研水平和論文發表質量的提升。”

    相關閱讀:
    論文過度發表影響科學創新?
    Nature:中國成世界第三大論文生產國
    “先發后審”利于科技論文創新
    不唯論文,多元評價鼓勵創新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創新使科研更加開放
    李毅中:創新的目的不是博士論文和成果評獎
    中國的論文造假已達到產業規模


分享到: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意見反饋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红原县| 江安县| 申扎县| 宜宾县| 庆城县| 美姑县| 白玉县| 尤溪县| 松阳县| 中卫市| 垣曲县| 永福县| 岑巩县| 崇仁县| 雷州市| 永城市| 海口市| 夹江县| 浮山县| 资阳市| 乌兰察布市| 宁夏| 乐至县| 台前县| 恩平市| 万宁市| 右玉县| 昂仁县| 新兴县| 武安市| 博兴县| 梧州市| 桂林市| 大英县| 南郑县| 孙吴县| 桐乡市| 札达县| 上虞市| 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