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兩會”,醫療話題總是爭論熱點。徐勇、李玉峰等醫界委員因為宣稱“中國看病不算難,也不算貴”而引來了許多網友的痛罵。在公眾普遍對醫療現狀不滿的同時,醫界似乎也是一肚子委屈。這些爭論到底誰是誰非?觀察之余,我發現很多問題的爭論實際是搞錯了方向,在一些偽問題上打轉轉,值得先理清一下。
先說看病貴的問題。單純說中國看病貴不貴實際上是個偽問題,這就好比爭論寄一份郵件收8塊錢是不是太貴一樣,是平信當然嫌貴,要是特快專遞肯定說便宜。不是貴不貴的問題,是值不值、公不公正的問題。
我想大多數有理智的公眾所說的看病貴,無非是針對兩點不公:
第一,不該收的錢亂收了。很少有人是在抱怨8塊的專家診費太貴了,相反,就算診費翻上兩番,多數公眾也能接受,畢竟,這是對專業勞動的合理肯定。公眾不滿的主要是醫生不顧病情而過度醫療、亂開大處方而導致的“貴”?,F在的醫療制度可以說是導致該收的不收,不該收到亂收。以至于一爭論起看病貴,醫患雙方都很受傷。醫界說,中國看病最便宜,專家看一次才幾塊錢,人家美國、香港,醫生看個片子就收幾百塊呢。而我們的醫院,單靠看病服務可能無法生存,被逼開大處方拿藥品回扣。另外,由于醫療監管部門和醫院實際是一個利益群體的,權力完全缺乏制約和監督,醫院醫生可以為所欲為,當然宰你沒商量。這個時候,呼吁什么醫德、救死扶傷等實在是幼稚得可笑。而患者這邊呢,一個本不需要吃藥的感冒,也開一大堆抗生素,病人當然覺得貴。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