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3月30日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4月1日起,我國基本藥物中標品種將全部持有“電子身份證”,基本藥物生產中標品種企業全部實行電子監管。
4月1日起,基本藥物中標品種在出廠前,生產企業須按規定在上市產品最小消瘦包裝上加印(貼)統一標識的藥品電子監管碼,并通過監管網進行數據采集和報送。列入基本藥物目錄但未入網及未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統一標識的,一律不得參與基本藥物招標采購。
據了解,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建設完成了基本藥物入網生產企業數據庫和生產線改造企業數據庫。截至3月20日,各省(區、市)擬參加基本藥物招標和已中標的1906家生產企業已全部納入藥品電子監管網,并按照要求進行了生產線改造,達到了入網率和改造率兩個100%的目標。
為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各地高度重視,不能出現中標后基本藥物不賦碼和不按規定核注、核銷的情況。同時,要加快開展流通環節已有物流碼和電子監管碼的“兩碼合一”工作,縮短“雙軌制”過渡期,確保數據的核注、核銷。
據了解,在4月1日實現參加招標基本藥物品種電子監管的基礎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將繼續擴大電子監管范圍,到2012年2月底,實現基本藥物全品種電子監管。到“十二五”末,力爭對所有藥品實施電子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