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要求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將“手術質量安全提升行動”作為年度重點工作。
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手術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利用3年時間,進一步完善手術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形成科學規范、責權清晰、運行順暢的管理機制。
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和疾病譜變化,手術的種類和方式也不斷變化。持續的監測顯示,近年來我國醫療機構開展的手術種類中位數和手術例次數快速增長,手術方法也不斷改良,手術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升,但包括手術并發癥、麻醉并發癥等在內的負性事件發生率在少數醫療機構呈上升趨勢,需要進一步加強科學管理。
《方案》從術前、術中、術后風險管理和系統持續改進等4個方面提出15條具體舉措。
一是以科學評估為抓手,加強術前風險管理。指導醫療機構圍繞手術風險、手術人員能力、患者風險加強評估與管理,科學制定手術方案并做好術前準備,盡可能降低手術風險。
二是以強化手術核查為基礎,嚴格術中風險管理。指導醫療機構圍繞手術設備和設施、手術人員及環節、患者與手術過程等核心要素和環節加強核對核查,防止出現差錯,保障手術安全。
三是以精細管理為保障,強化術后風險管理。指導醫療機構做好術后轉運銜接、即時評估、恢復管理、出院指導等方面工作,盡可能消除術后安全隱患,保障患者術后康復。
四是以優化機制為手段,實現系統持續改進。指導醫療機構完善內部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手術安全持續改進機制,從系統管理層面保障手術安全。
據悉,此次行動自2023年8月開始啟動,范圍為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相關醫療機構和質控組織要將“手術質量安全提升行動”作為年度重點工作,密切關注手術質量安全管理領域前沿進展,吸納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和方法,加強手術質量安全管理相關學習培訓,提升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同時,應用信息化手段對手術質量安全情況進行分析評估,以循證依據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科學精準開展行動。
根據《方案》,該行動目標為到2025年末,住院患者圍手術期死亡、手術并發癥、麻醉并發癥等負性事件發生率進一步下降,非計劃重返手術室再手術率不高于1.8‰,住院患者手術后獲得性指標發生率不高于7.5‰,手術麻醉期間低體溫發生率、I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進一步降低,日間手術占擇期手術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四級手術術前多學科討論制度得到全面落實。
來 源 | 國家衛健委官網、央視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