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請注意!國家衛健委發布最新文件,未來三年主要工作重點來了
2023-05-31 19:05
閱讀:4642
來源:見文末
作者:醫**漫
責任編輯:醫路漫漫
[導讀] 3個方面,5個專項行動,28項具體措施,這些內容醫務人員必須知道!
3個方面,5個專項行動,28項具體措施,這些內容醫務人員必須知道!新任務來了!全國醫院能力提升,鄉鎮衛生院要做到這些......5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聯合國家中醫藥局在全國開展為期三年的全面提升醫療質量行動。《計劃》要求,利用3年時間,在全行業實現四個“進一步”提升:1. 樹立質量安全意識,完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2. 健全政府監管、機構自治、行業參與、社會監督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多元共治機制;3. 鞏固基礎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提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程度;4.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提升重大疾病診療能力和醫療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改善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本次行動范圍為全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是行動的責任主體,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醫療機構要按照本行動計劃和轄區具體方案要求,強化醫療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完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落實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強化人員教育,培育質量安全文化,提升醫療質量安全水平。 三年行動工作任務明確,提出了三大方面、五大專項行動和28項具體措施。圍繞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以及醫務人員、藥品器械、醫療技術等核心要素指導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進行完善落實,并著力加強急診、門診、日間、手術、患者隨訪等薄弱環節的質量安全管理。圍繞日常診療行為、患者評估、三級查房、合理用藥、檢查檢驗、病歷質量、會診行為、急難危重患者救治、患者安全管理、護理服務等10個方面進行部署,指導醫療機構提升全診療流程的質量安全。要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進一步健全質控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質量安全信息公開、探索建立“以質為先”的績效管理機制,并在工作中強化目標導向、充分發揮考核評估的指揮棒作用,督促指導醫療機構落實相關工作要求。行動設立了手術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破壁”行動、病歷內涵質量提升行動、患者安全專項行動、“織網”行動5個專項行動,就手術質量安全管理、建立“以疾病為鏈條”的診療模式、病歷內涵質量、患者安全管理、質控組織體系建設等5個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和目標,也是本次行動的核心任務:醫療機構嚴格落實手術分級管理制度,強化手術分級和醫生授權動態管理,確保三、四級手術逐項授予和動態調整。全面加強手術患者術前評估、麻醉評估,落實術前討論制度,準確把握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科學制訂手術方案。嚴格落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強化圍手術期管理。醫療機構進一步強化“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為鏈條”的理念,打破傳統學科劃分和專業設置壁壘,以多學科協作(MDT)為基礎,探索專病中心建設,為患者提供重大疾病診療一站式服務。以提升病歷內涵質量和完整性、及時性為核心任務,加強編碼管理和病歷質量培訓,規范病歷書寫。以首次病程、上級醫師查房、手術記錄、階段小結、出院小結等反映診療計劃和關鍵過程的病歷內容為重點強化管理,提升醫療質量安全意識和水平。推行門(急)診結構化病歷,提高門(急)診病歷記錄規范性和完整性,提高門(急)診電子病歷使用比例。醫療機構進一步提升醫務人員患者安全意識和對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的識別能力,強化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動報告,定期對患者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發生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存在的共性問題和薄弱環節,開展系統性改進工作。醫療機構將醫療質量管理情況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探索建立以醫療質量安全為導向的績效分配機制。將科室醫療質量管理情況作為科室負責人綜合目標考核以及聘任、晉升、評先評優的重要指標;將科室和醫務人員醫療質量管理情況作為醫師定期考核、晉升的重要依據。2023年5月—6月為啟動階段,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中醫藥局制定印發行動計劃,擬定對各省份行動效果監測指標體系。2023年6月—2025年9月為實施階段,2025年10月-12月為評估總結階段。來 源 | 綜合整理自國家衛健委、基層醫聲公社、大河報等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