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世界糖尿病大會上報告的一項研究顯示,動態血糖監測結合胰島素泵的閉環系統可顯著改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減少低血糖癥發生。
英國劍橋大學代謝研究實驗室主任Roman Hovorka博士報告稱, 人工胰腺居家患者研究顯示,使用閉環裝置患者的24小時平均血糖水平(8.5 mmol/L)顯著低于使用傳感器增強型胰島素泵治療患者(9.0 mmol/L)。在21天研究期間,使用閉環系統患者血糖達標時間明顯較多(64% vs. 47%),且夜間發生低血糖癥的天數較少(10% vs. 17%)。
這項隨機交叉試驗納入16例平均年齡15.4歲的1型糖尿病患者。受試者接受了設備使用方面的培訓,交叉試驗間隔2——3周的洗脫期。
Hovorka博士指出,在臨床研究機構進行的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已證實了閉環系統的實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而本研究則針對居家患者開展了與傳感器增強型胰島素泵的對照研究。
人工胰腺包括了每1——5分鐘測定血糖的動態血糖監測儀和信息處理系統,后者指導胰島素泵釋放需要量的胰島素。
研究者稱,信息處理系統類似于大腦,它可模仿β細胞根據血糖水平分泌適量的胰島素。其優勢是其能夠針對血糖水平做出快速應答的胰島素給藥系統,這是血糖控制所必須的。
該研究還顯示,閉環系統夜間胰島素釋藥量略高于傳感器增強型胰島素泵(8.1 U vs. 7.2 U,P<0.001),而24小時胰島素釋藥量略低(49.9 U vs. 53.2 U,P=0.009)。
研究者應用現有設備組成了該人工胰腺系統,雖然目前尚無單機上市,不過多款樣機正處在開發階段。有些研究團隊也考慮將葡萄糖傳感系統與胰島素釋藥系統整合于單一設備之中。
患者報告佩戴閉環系統更令人放心、自信,睡眠更好,盡管存在系統校準、設備較大和佩戴不適等問題。
會議主席、墨爾本貝克IDI心臟和糖尿病研究所內分泌顧問醫師KavitaKumareswaran醫生稱,開發閉環系統非常重要,患者早已詢問這類設備何時能夠上市。“患者最擔心的問題是低血糖癥,這也正是這類設備的最大用武之地,尤其是患者夜間處于睡眠狀態,不能監測其血糖,在這一點上將會使患者受益最大。”
研究者聲稱該研究得到Minimed Medtronic等多家制藥和醫療器械公司資助,并擔任其顧問和代言人。
相關閱讀: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