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感冒發燒是常見病,但如果發燒持續一個多月,用各種藥物還好不了,這就不是普通的發燒了。在臨床上,這種反復治愈不了的發燒被稱作“藥物熱”,是濫用藥物特別是抗生素的結果,停用抗生素再對癥治療后會有所好轉。專家提醒,“藥物熱”要被警惕,越是發熱越用抗生素,發熱就會越持續不退。
上海一名28歲的小伙子高燒5天,醫生不斷給抗生素治療,多達13種,可1個月過去了,他的高熱仍然不退,但是檢查顯示,除了白蛋白偏低外其他都正常,一時找不到發熱的原因,其間,小伙子還不斷在服用這些抗生素,直到頸部有一個較大的淋巴結出現,被醫生觀察到,認為他所患的是“藥物熱”,就是因為濫用抗生素引起的,停藥后,再口服維生素等簡單治療高燒就退了。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表示,“藥物熱”不容易被發現,但越來越多地存在于患者之中,有醫院做了統計,在發熱患者中甚至高達20%,不少患者都是發熱后自行服用抗生素的,可沒有起到一點作用。“藥物熱”,顧名思義,就是藥物導致的發熱,確切的機制不很明確,普遍認為是機體對藥物的過敏反應,如同藥物性肝炎、藥物性皮炎等。
如果長期濫用抗生素,不僅會出現“藥物熱”還容易造成耐藥性,因此,市民千萬不可以自己濫用抗生素,發燒了不要輕易使用藥物,要搞清原因,凡是有過敏性疾病的患者,更要警惕“藥物熱”的發生。
上海這名小伙子沒有造成臟器損傷是幸運的,有的“藥物熱”可能損傷免疫力或者造成臟器損傷,惡性循環,不可忽視。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