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患者,男,35歲。
主訴:夜尿次數增多2年,排尿困難伴肉眼血尿1個月。
病史:患者入院前2年開始出現夜尿次數增多,每夜3、4次,無排尿困難,尿痛及血尿。3d前因排尿困難伴大量肉眼血尿外院行膀胱穿刺造瘺術并輸血800ml,病情未見好轉,轉院。
查體:雙腎區無壓痛及叩擊痛,膀胱造瘺管通暢,引出淺紅色血尿直腸指診前列腺未觸及,留置導尿管通暢,引出帶血塊的渾濁血性尿液。
輔助檢查:
血常規:紅細胞1.8×10 12 L 白細胞18.1×10^9 L,血紅蛋白54g/l。
尿常規:隱血 +++,紅細胞8-10個/HP,白細胞2-4個/HP,PSA:9.5ng/ml 凝血功能正常。
B超檢查示膀胱實質性占位合并血塊形成。前列腺顯示不清。
CT示左腎輕度積水,膀胱內積氣,積血,膀胱內團塊影,考慮血塊可能性大;膀胱底壁軟組織腫塊影,考慮膀胱癌可能。經輸血抗感染,對癥治療病情好轉。
膀胱鏡檢查,膀胱三角區有約3cm×2cm乳頭狀腫物,左側頂部有一約7cm×6cm×4cm 的腫物突向膀胱,基底寬,前列腺窩未見前列腺。
初步診斷:膀胱腫瘤。
三角區乳頭狀腫物活檢示尿路上皮乳頭狀瘤。術前用羥喜樹堿注射液20m/g膀胱內灌注化療。硬膜外麻醉下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術中電切三角區腫瘤,因頂部腫瘤較大改為開放手術,見膀胱左側頂部有一約7cm×6cm×4cm 大小腫物向膀胱內凸出,呈球形,基底寬,表面光滑,質地堅韌,前列腺窩未見腫大的前列腺,行膀胱部分切除術,切緣包括腫塊周圍約2cm的正常組織,切下腫物重量約60g,顏色灰白,質地堅韌,分葉狀。
術后病理:示前列腺大導管腺癌,子宮內膜樣性。組織學Ⅱ級癌組織膀胱內轉移。
免疫組織化學PSA + AR + + p 53 + +PCNA ++ CD 34 + 術后未見血尿復發。羥喜樹堿注射液20m/g。每周1次膀胱內灌注化療,共3次。之后患者放棄局部化療。術后隨訪12個月未見復發。
病例討論:
異位前列腺臨床罕見,可發生于不同年齡,可在老年發生前列腺增生時出現癥狀。位于膀胱和尿道內的異位前列腺,大多以肉眼血尿為主要癥狀其他為尿頻,排尿障礙,尿潴留等癥狀。根據發生部位不同,可在側腹部或直腸內捫及包塊。文獻報道膀胱內異位前列腺以肉眼全血尿和血凝塊堵塞導致急性尿潴留為突出癥狀位于膀胱和尿道內的異位前列腺。膀胱鏡檢查可發現膀胱尿道內乳頭狀腫物,需行病理檢查與移行上皮腫瘤鑒別,膀胱內異位前列腺有被誤診為膀胱癌而行全膀胱切除術的教訓。故應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膀胱及尿道內異位前列腺可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其余部位的異位前列腺可手術切除。本病手術效果良好,尿道內異位前列腺術后未發現復發或惡性病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