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一院“3·23”惡性傷害醫生事件發生后的第三天,北京一家知名三甲醫院的門診室里又發生了這樣的一幕:因為門診量過大,醫生不愿意再為一名患者加號。這位患者竟威脅:“不給我加號,我就把你的手砍下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生對記者說,現在自己身邊的醫生工作情緒都非常低落。也許“3·23”事件兇手李夢南只是傷害了4名醫生,但網絡調查中那么多人對醫生受傷害表示“高興”,卻讓更多醫生不只是傷心,更是寒心。他說,不能讓醫生在恐懼中救死扶傷。
■真正傷人的是社會的冷漠
北京協和醫院整形科副主任王曉軍也面臨過同樣的威脅。就在記者采訪當天,一位沒有掛號的患者來到診室,要求醫生為他抹平臉上的一道疤痕。當王曉軍告訴他,即便再怎么治療,都多少會留下一點痕跡時,這位患者馬上指責她“不會看病,只會要錢”。
王曉軍無奈地說,當這種質疑變成一種潮流,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可能都會擔心這樣的災難是否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更讓醫生們感到困惑的是,一牽扯到醫患關系,是非對錯似乎常常被選擇性忽視,剩下的只有“患者是弱勢群體”的慣性思維。事實上,醫務人員被傷害、網絡卻響起一片叫好聲的尷尬由來已久,而這樣的困境也并不是醫療界所獨有。同樣來自于風濕免疫科的北京協和醫院醫生王遷告訴記者:“這一事件讓我真正明白了魯迅先生當年為什么要棄醫從文。因為,醫生可以治療病痛,卻救治不了靈魂。真正威脅這個行業的,不是砍人的李夢南,而是輿論中對醫生的冷漠。”
慘案發生后,很多高三學生向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章蓉婭咨詢,還要不要學醫。更有醫學生質疑,畢業之后還要不要繼續做醫生。章蓉婭在微博中說:“我真想大喊:珍愛生命,請勿學醫!要有尊嚴,請勿學醫!但我更怕這樣將使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離開醫生隊伍。我只能說:如果為了錢,就不要當醫生,如果真正想救死扶傷,那就只能選擇無怨無悔!”
在微博里,章蓉婭還說了這樣一段話:“當初進清華時,我學的并不是醫學專業,出于對醫學的熱愛,我轉系到了醫學院。但現在,我心理很痛。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鼓勵和肯定,否則我怕我堅持不下去……”
■行兇者必須受到嚴懲
王浩的離去,使另一位醫生尤其令人牽掛,她的名字叫徐文。2011年,北京同仁醫院醫生徐文被她救治過的患者王寶洺連砍21刀,直接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一年過去了,她還好嗎?
據記者了解,徐文目前還在康復中,情緒并沒有得到平復,仍然無法正常工作。另據一位醫療法律從業者介紹,徐文被傷一案至今沒有宣判。而王寶洺的實名博客直到2011年12月依然在更新博文。
令人牽掛的還不只是徐文。2010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放療科一名50歲的副主任醫師被患者家屬殺害,一名女護士被同一人連捅數刀。然而,搜索網絡的結果顯示,除了“女醫生被開膛破肚”這樣血淋淋的消息之外,對于兇犯周某到底得到了什么樣的處罰,找不到一條相關報道。
當記者向一位衛計委門的新聞發言人了解情況時,他無奈地告訴記者:“悲哀的是,從來沒有一家非醫學專業類的媒體向我詢問過這個問題。他們只關注醫生被砍、為什么被砍,而并不關心犯罪嫌疑人是否得到了懲戒,被害人的權益是否得到了維護,公平正義是否得到了伸張”。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胡兵告訴記者,如果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最讓人擔憂的則是,一部分醫務人員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都更加保守。而醫務人員不敢挑戰疑難的結果將是:患者看病貴和看病難問題會越演越烈,醫患雙方的信任會進一步缺失。
中國醫師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鄧利強認為,只有兇徒得以嚴懲,才會對產生這一閃念的人起到威懾作用,才能讓我們的醫生看到希望。如果醫務人員被惡性事件反復刺激,最終可能會導致醫學人才大量流失,那我們還能將健康和生命托付給誰?
■總有一群人選擇堅持
事發后,有情緒激動的醫生在微博里留言:也許只有全國的醫生罷醫一天,社會才會真正感到醫生的價值。然而,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還是醫生。有急診醫生說:“我們接診的都是重病人,不能罷工呀。”內科醫生說:“病房里躺著那么多病人,我們罷工了他們怎么辦?”外科醫生說:“那么多患者排隊等著手術,一天也耽擱不得。ICU的醫生更是說,我們的病人根本動不了,我們不能走。”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王仲說:“任何人都可以拿一個‘德’字要求醫生,而我們自己也無形中將‘德’融入了血液里。非典我們也害怕,但我們不能躲避;地震我們也恐懼,但該上戰場時卻沒有一人退縮。”
“我還是會堅持行醫。”王遷則略帶苦澀地對記者說,“不提懸壺濟世這樣的崇高理想,我只說我真的喜歡這個職業;不提患者的治愈帶給我道德上的滿足,我只說醫學本身深深吸引著我,我愿意為了它承擔一定的風險。”
一位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生告訴記者,他在實習中,經常會聽到剛做父母的學長們抱怨:每天出門時寶寶還在睡覺,只能親一下寶寶;晚上回家時寶寶已經睡著了,只能再親一下寶寶。然而就是這么難,總有一群人選擇了堅持。
這位同學說,在臨床上,最讓他為難的就是去跟患者談“錢”。明明醫生用一種藥真的是為患者好,但醫保不報銷、藥費又太貴,每一次都要面對患者家屬充滿不信任的眼神。“有的時候我真想說,如果我有錢,我就替你們付了。如果醫保能給患者多報銷一點、藥價能再便宜一點,如果醫生只需要單純地完成本職工作,該有多好。”
身為醫生的你,是否還記得當年的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當我步入神圣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身!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