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指出,心臟驟停前的一些特征也許對預防心臟驟停的發生很重要,或需要特殊的心臟驟停后治療措施(不是指南明確的那些治療措施)。這些特殊情況包括哮喘、過敏性反應、妊娠、病態肥胖癥、肺栓塞、電解質紊亂、中毒、創傷、意外性低體溫、雪崩、淹溺、電擊/雷擊以及一些影響心臟的特殊情況(PCI、心包填塞和心臟外科手術)。
兒童CPR救治要點
兒科基礎生命支持
大部分兒科心臟驟停的原因是窒息,只有5%~15%歸因于室顫(VF)。動物實驗研究表明,窒息性心臟驟停的復蘇最好由通氣結合按壓完成,這已被最近一個大型社區兒科研究證實。這項研究證實,窒息性心臟驟停復蘇的最佳效果是通氣聯合胸外按壓。此外,他們還發現,對于窒息性心臟驟停的兒童來說,那些僅接受單純胸外按壓CPR者并不比沒有接受CPR的效果好。
盡管動物實驗和兒科系列研究證實了對窒息型心臟驟停的兒童給予通氣的重要性,但是成人的研究數據卻表明,胸外按壓對VF型心臟驟停患者的復蘇至關重要,而通氣其次重要。因此,繼續推薦通氣結合胸外按壓進行兒童CPR。需要強調的是,若目擊到突發的青少年心臟驟?;颊撸ㄈ缭谶\動會上發生的),必須按VF型心臟驟停處理,重點強調胸外按壓和早期電除顫,鼓勵未受過人工呼吸培訓或不愿做人工呼吸的目擊者實施僅胸外按壓的CPR。
盡管對窒息型心臟驟?;颊撸òù蟛糠謨和嵤┩饨Y合胸外按壓的CPR很重要,但為了更容易培訓,仍推薦C-A-B順序(胸外按壓、開放氣道、人工呼吸)。理論上講,這樣最多只延遲了18秒的通氣時間(如果有兩個救援者在現場,延遲的時間會更短)。
新指南再次強調“用力按壓,快速按壓”,每次按壓后使胸壁完全回彈,盡量減少按壓中斷及過度通氣。為了獲取有效的胸外按壓,建議施救者按壓深度至少為胸廓前后徑的1/3,這與大部分嬰幼兒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