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公開倡議合理輸液。請看原文:
醫務同道們:
當輸液成為醫療行為習慣,當輸液架森林成為醫院日常風景,當輸液瓶堆滿護士治療臺的時候,大家是否想過,我們開出的輸液是否都安全?我們是否真的需要這么多輸液?我們是否有必要讓那么多輸液耗費護士和患者寶貴時間?遺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輸液并不安全,輸液也并非全為必需。
眾所周知,合理用藥是醫療質量的基本要求,合理用藥是醫療安全的基本條件,這是醫界的共識。面對驚人的海量輸液現象,面對輸液帶來的潛在損害和資源浪費,我們需要盡快行動起來,需要為此做出醫者應有的改變。去年以來,多個省份陸續取消門診輸液,這充分說明**和醫院對改變不合理輸液現象的重視和決心。但僅有**行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全體醫務同道的意識和行動。
為此,我們,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向全國醫務同道倡議:
1.積極普及輸液安全意識,提高社會輸液認知,降低患者主觀需求。
2.堅持合理輸液,杜絕不必要輸液。
3.堅持合理用藥,杜絕藥物濫用。
4.堅持安全用藥,確保患者安全。
用正確的藥,輸必需的液。杜絕不合理用藥,杜絕不合理輸液,這才是最大的用藥安全。
同道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攜起手來,立即行動,為改變中國醫療不合理輸液現象而共同努力!
倡議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全體醫務人員
2016年6月29日
無獨有偶,明日(7月1日)起,江蘇省二級以上醫院(除兒童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點擊查看“限抗令”大蔓延!各省門診停止輸液時間表)
大醫院的門診輸液就該一禁了之嗎?我們來看看這位醫生的看法。
最近,江蘇二級以上的醫院門診輸液從7月1號后全部禁止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老百姓也在討論,更或莫衷一是。這幾天,醫院也在院內醒目的地方貼了公示公告,也通過各種新聞媒體網絡廣而告之。
然大醫院的門診輸液就該一禁了之嗎?這么多年來,老百姓生病總是要去大醫院,也總是近乎迷信的認為,輸液比吃藥好的快,效果好。只要身體一有不舒服,首先想到要掛水,感冒發燒要掛水,頭疼腦熱也要掛水,甚至有些人固執的認為,需要掛點什么“補品”……這些病人一到門診,就要求掛水,醫生怎么辦?實際上,這種新政實施得還不夠徹底和堅定,其實掛水輸液在小診所,基層社區醫院也不少。這次明確規定二級醫院以上的門診禁止輸液,而對二級以下的基層醫院,甚至診所卻沒有規定。應該說,當下輸液濫用成災的地帶在于基層社區醫療機構,包括那形形**的各類診所。濫用輸液導致的醫療事故,也大多數發生在私人門診,因為搶救能力難以媲美大醫院。
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用藥習慣,應該一視同仁,這次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也是下了比較大的決心,可是應該就醫者無論到哪一級醫療機構求醫,都可以得到同樣規范化的接診。不能說二甲以上醫院管理得非常規范嚴格,但是到了二級以下醫院,社區服務中心或者私人門診,又變成另一種過于寬松的、向下滑的標準,讓就醫者和公眾無所適從,甚至心生歧視和厭惡。相關部門領導認為,這樣就可以引導病人合理就醫,雙向轉診,但問題就能有好的解決嗎?基層社區,甚至私人診所他們水照掛,抗生素照用,由于相對于大醫院來講,他們的急救搶救水平有限,于是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似乎更不能得到保障,這貌似已經越來越背離了改革者的初衷。
大醫院院門診輸液該一禁了之嗎?這種改革是否可以來得更徹底更精細一些呢?否則,大醫院禁,基層醫院甚至私人診所放手不管,似乎失去了意義。長期以來我們國家的醫療都是輕預防重治療,所以生病的人越來越多。現今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快節奏演變為生活的主題。吃飯要求快,有快餐;但凡有個小毛小病,聽人說掛水好得快,就要求輸液掛水。于是,醫療技術被濫用成災,失去了對生命本身的尊重和愛護。
怎樣改變過去那種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毛病。我認為所謂的抗生素濫用無非是指我們得到抗生素太容易,于是我們可以從源頭入手,管住醫生的處方權,如果一旦發現醫生亂開抗生素就會處罰,重者吊銷醫生執業證,管住藥店得抗生素經營權,必須要有醫生的處方權才能*抗生素,加強對處方醫生和藥店經營人員的監管,加強對廣大人民的醫學知識普及教育,改變過去那種輕預防重治療的情況……我想假以時日,主管部門不需要發通告,也沒有那么多人要輸液治療了。
——江蘇鎮江第四人民醫院曹啟軍
聲明:本文引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