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最近兩天,一張“女醫生一邊打點滴一邊為病人診脈”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引發熱議和點贊。
這位女醫生是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教授。12月22號上午是她的坐診日,雖然身患感冒,但她仍然如期來到診室,一邊輸液一邊為患者看病。一上午,三袋吊水,四個小時,接診病人近三十名,她一直帶病堅守在工作崗位上。
一位患者說,“看到她自己生病了還堅持為我們看病,令人特別感動”.而她則說,很多病人都是大老遠跑過來的,如果一旦說不接診了,這對病人也不負責。
雖然該醫生的敬業精神可嘉,但這并不等于要鼓勵醫生帶病工作。醫生做此選擇本是出于為患者考慮,對工作負責,但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是否因健康透支會延誤自己的病情,甚至影響給患者診療的質量?
聯想到最近的央視“最美醫生”評選的報道,其中帶病堅持工作似乎成了一種典型、楷模。忘我的精神狀態固然讓人欽佩,但這種做法也隱含了諸多弊端。殊不知職業安全里有“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人傷害。試想一下,醫生帶病堅持工作,怎樣保證不傷己?
每一個人都應該把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這關系到一個家庭和整個社會的良性運轉。有網友稱,不想為此點贊,因為所謂的好醫生不是考評誰更慘而的出來的,所以更不想助長這樣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