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世界范圍內的房顫患者約為3350萬人,我國約有800萬名房顫患者。房顫患者的卒中風險是普通人的5倍,而由房顫引起的卒中通常更為嚴重,死亡率更高,也更容易復發。
而在非瓣膜性房顫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與左心耳有關。在房顫發作時,左心耳中瘀滯的血液極易形成血栓或血塊,這些血塊進入大腦血管,從而增加了卒中的風險。
不同于我國現有的治療方案,左心耳封堵術是一種預防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卒中的創新術式。它通過封堵左心耳,預防左心耳內血栓引起的血管栓塞,從而避免缺血性腦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發生。左心耳封堵術能消除患者對于長期抗凝治療的依賴,避免了患者因抗凝藥物所產生的不耐受、出血事件和依從性等問題,也為對抗凝藥物具有禁忌癥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封堵左心耳的關鍵設備是封堵器。國內外研制的封堵裝置有十余種,基本結構是近似圓球形和雙盤狀,在心耳側的盤片上有倒刺。而美國Atritech公司的WATCHMAN 封堵器則是目前全球研究最為深入,也是唯一具有長期臨床試驗數據和隨訪數據的左心耳封堵系統。
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用于心房顫動患者栓塞預防的長期數據顯示,相較于華法林,WATCHMAN降低了40%的以卒中、系統性栓塞、心血管或不明原因死亡的復合事件發生率,降低了34%的全因死亡率,降低了6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同時試驗也表明,對口服抗凝藥物治療有禁忌的房顫患者,WATCHMAN降低了77%的卒中風險。
WATCHMAN的植入過程使用類似于血管形成術的標準技術,醫生將 WATCHMAN 器械通過導管導入,經由大腿血管插入心臟。在手術中,醫師一旦確認導管處于正確位置后,將為心臟拍照以測量左心耳,該測量將決定使用何種尺寸的 WATCHMANTM 器械 。WATCHMAN被植入后,醫師繼續進行測量和拍照以確保器械處于正確位置。一旦醫生確定器械的位置,將釋放器械,將 WATCHMAN植入心臟,封堵左心耳。
3月下旬,波士頓科學在2014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CIT)上宣布其創新的 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統正式在中國上市。大會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還向與會醫師和其他醫務人員展示這一預防非瓣膜性房顫患者卒中的前沿創新術式在中國的臨床應用,并表示,“左心耳封堵術是目前全球預防房顫患者卒中的治療新趨勢。WATCHMAN的上市使我國醫師能夠將這項創新技術正式投入臨床應用,為中國患者提供世界級的治療方案。希望通過此次 WATCHMAN 左心耳封堵手術的公開演示,為我國醫師今后的應用提供參考和啟發”。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