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醫生”漫畫科普 預防永遠比搶救更重要
2016-11-08 18:35
閱讀:6691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醫療服務需要科普,醫生做科普的意義不亞于治病。最近,由“熊貓醫生和二師兄”主創的《小大夫漫畫》在微信圈里引起高度關注,他們編創的腦卒中疾病知識科普讀物《遠離腦中風》也發行了。這里的“熊貓醫生”就是北京天壇醫院介入神經學科主任、漫畫科普達人繆中榮。
醫療服務需要科普,醫生做科普的意義不亞于治病。最近,由“熊貓醫生和二師兄”主創的《小大夫漫畫》在微信圈里引起高度關注,他們編創的腦卒中疾病知識科普讀物《遠離腦中風》也發行了。這里的“熊貓醫生”就是北京天壇醫院介入神經學科主任、漫畫科普達人繆中榮。
漫畫簡單易懂
“醫生,不是去做很多手術,而是要讓更多人免于手術?!弊鳛橐粋€在手術一線20多年的外科醫生,繆中榮懷著這樣的初心,化身“熊貓醫生”阿繆,投身于漫畫科普。不到兩年,他已成為備受追捧的醫學科普達人。
漫畫中,阿繆開著一家面館,卻常?!安粍照龢I”地為顧客講授卒中知識。“腦血管病、腦中風、腦卒中,是一回事嗎?”“為什么頸動脈夾層會導致嚴重的腦中風?”無論什么問題,阿繆都會認真解答。
“有時,很難用語言回答的問題,可一畫出來,患者就明白了。”開始漫畫科普之前,繆中榮就常在紙上給患者畫頸動脈、椎動脈的位置,讓他們了解血管哪堵了,會有哪些后果?;颊呋腥淮笪虻谋砬?,讓他萌生用漫畫做醫學科普的想法。
能不能用一個漫畫形象代表自己?這是繆中榮腦海里冒出的第一個問號。考慮再三,他想到熊貓這個讓人倍感親切,又極具代表性的形象?!靶茇埵菄鴮?,如果我們的科普漫畫能走向世界,其他國家的醫生一眼就能識別,中國醫生已在患者和公眾教育方面走在了前面?!?br />
繆中榮開始將自己多年救治患者的故事,用心寫出來。漫畫中的“熊貓醫生”總會佩戴一把劍,這把劍象征著醫學科普,想要磨亮它,需要思考,更需要耐心?!拔颐刻鞄缀踉诹璩?點左右醒來,有時在被窩里、馬桶上就開始構思故事里的對話。”無論吃飯還是走路,繆中榮都在琢磨,哪些比喻能讓患者立刻明白,比如“大腦像農田,腦血管就像灌溉農田的水道,水道堵了,農田就要旱死,這就像腦梗?!泵慨旑愃旗`感閃現,他就會隨時記在手機里。
從去年3月15日開始,繆中榮基本上每天都在堅持創作。專注構思時,什么事都打擾不到他。每當寫完一個小故事,他就馬上發給朋友去畫圖。如今,以熊貓醫生為主角的微信公眾號“小大夫漫畫”已累積十幾萬“風濕”.
漫畫中的醫學知識真的可以救人
一天,繆中榮在出診時遇到一位特地前來道謝的患者,可他并沒見過。原來,這位患者在運動時突然右手全麻,由于看過熊貓醫生的科普漫畫,懷疑自己發生中風,馬上就醫檢查,這才獲得及時治療,沒有留下并發癥??娭袠s特別欣慰,篤定地說:“漫畫中的醫學知識真的可以救人!”
“教育才是最好的防病措施,多科普一個人,就能減少一個悲劇的發生?!边@句話就像人生信條一樣深深地刻在繆中榮心理。談到自己堅持做科普的原因,繆中榮說,多年的行醫經驗,讓他看到太多患者因不懂醫學常識而耽誤治療,太多醫療**源于某個醫學常識解釋得不夠清楚。因此,門診中,他會盡量放慢語速,哪怕一句話重復好多遍,也要把醫囑給患者講透。
醫學和老百姓之間有堵墻,想要推倒,很難。漫畫醫學科普還遠遠不夠,繆中榮想在“熊貓醫生”身上探索更多可能。
去年,繆中榮推出《漫畫腦卒中》后,效果非常不錯,這也給了他巨大的創作動力,最終在今年世界卒中日期間和“二師兄”推出其第二本科普讀物——《遠離腦中風》??娭袠s說:“漫畫讓醫學更簡單,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建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正確防止理念?!薄岸熜帧笔菑偷┐髮W附屬中山醫院的何義舟醫生,非常擅長漫畫。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