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大概有1億多名糖尿病的患者,胰島素的控制治療在控制血糖達標和預防并發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礎胰島素臨床規范使用優化管理項目”日前在京啟動。該項目為期一年,旨在解決目前國內普遍存在的基礎胰島素使用不規范、監測不系統、治療不達標等問題,有望惠及14萬名糖尿病患者。
針對糖尿病這種常見慢性病,胰島素治療在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擔心疼痛、害怕生活方式改變或注射技術不熟練,許多糖尿病患者拒絕接受胰島素治療,有的在初步控制血糖后也很快中止了治療。
“目前,每100名糖尿病患者中只有大約30人知道自己患病,其中又只有大約8個人接受了胰島素治療,而這8個人中只有大約3個人血糖達標。”據項目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郭曉蕙教授介紹,一方面是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另一方面則是健康教育缺失,醫患溝通不夠,難以實現規范化治療。
針對這一突出問題,中國醫師協會、法國賽諾菲公司聯合啟動了“基礎胰島素臨床規范使用優化管理項目”,計劃在30個省份、101個城市、約400家醫院陸續開展,有望覆蓋1500多名醫護人員和約14萬名糖尿病患者。
郭曉蕙介紹了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醫生在對糖尿病患者做出診斷后,將對其進行“首日教育”,包括如何使用基礎胰島素、怎樣監測血糖等。接著,醫生將聯合護士對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跟蹤管理。期間,患者將收到有關按時使用胰島素和監測血糖的短信提醒,患者也將通過短信、電話等方式向醫護人員反饋血糖變化情況和胰島素應用劑量,患者一旦出現病情波動將及時收到“前往醫院就診”的提醒。
“我們的目的就是使參與項目的6成患者達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的目標,患者流失率從過去的40%降低至20%.”中國醫師協會培訓部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