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降價
遭遇潛規則的無奈
根具有關文件,從8月25日起,我?。ńK)對458種非處方藥的價格進行調整,此次降價共涉及220個規格藥品,降價比例達17%,這聽上去很美,然而,許多市民不喜反憂,他們擔心,許多藥品降價后遭遇“降價死”,取而代之的是價格更高的藥品。
市民
走10家藥店沒買到上次降價藥
“這次我省又對458種非處方藥的價格進行調整,此次降價共涉及220個規格藥品,聽起來令人高興,可千萬不能像今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降低162個品種藥品最高零售價格那樣了。”昨日,家住南京集慶門大街的李先生向晨報反應說,前段時間他在媒體上看到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部分藥品降價的報道,報道上單獨定價的藥品規定了廠家。李先生表示,他因為嗓子發炎,剛好要買消炎藥,就查閱了相關降價廠家生產的頭孢拉定,可是他一連走了附近的10家藥房,都沒有看到這個廠家生產的頭孢拉定,其他廠家生產的頭孢拉定倒是很多,而且價格也不貴,李先生最終在藥房導購員的推薦下購買了另一家藥廠生產的頭孢拉定。
家住南京上海路的張先生的遭遇同李先生幾乎相同,他說,今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降低162個品種藥品通知后,他因為呼吸道感染要買消炎藥,查到降價藥品中有一種慶大霉素顆粒,價格便宜療效明顯,國家規定其價格不得超過4.0元。當時,張先生來到一家連鎖店,詢問營業員是否有慶大霉素顆粒這種藥,營業員說:“沒有這種藥了,只有針劑。”隨后,他又來到另一家店,向營業員詢問是否有慶大霉素顆粒,對方表示,沒有這種藥。
張先生連走幾家藥房都被告知沒有該規格的產品。張先生有些納悶:要是降價藥品都買不到,降價又有什么用呢?
尷尬
“降價令”實施才2天降價藥就下架
據了解,我省本次價格調整的非處方藥,總計458個品種,涉及1297個規格,其中220個規格藥品降價,33個規格受原材料的影響漲價,其他規格價格不變。昨天有市民反應說,一些降價藥品在南京市藥店其實早已消失,“降價令”才實施2天降價藥市場上已買不到。
(南京)市民李先生說,真想不到有關部門出臺藥品“降價令”后,市場上就是買不到這些藥。這次一種叫銀黃膠囊的感冒藥(每瓶/盒36粒,每粒0.3克),從16.9元降至10.5元,他一連走了多家藥店也沒有買到。
記者調查發現,不僅220個規格藥品大多不見蹤影,就連1297個規格藥品大多數在市場上也難覓蹤跡。
內幕
利潤小斷檔 換包裝賣高價
從南京新街口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月28日起,藥店開始按照國家發改委文件對藥店在售的降價藥品執行新價格,但問題馬上顯現。以兒童用的羅紅霉素為例,降價后的該藥品零售價比藥店購進價格還低。藥店找到廠家商量降低進藥價格,但廠家表示無法降價,于是該藥品被撤柜返廠。上次降價,因相似原因從該藥店消失的藥品有十多種,利潤小的降價藥斷檔。昨天,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部分藥品在降價后,利潤壓縮,很快就退出市場。但有些產品甚至干脆重新換了個包裝和名稱,以新產品的名義閃亮高價登場。
藥房
部分降價藥已經被淘汰
降價藥品不約而同消失在了各大藥房的柜臺,這樣的情況引起了市民的質疑。記者在調查時發現,多數藥房表示降價藥品已經被淘汰。
一家藥房的店員告訴記者,她不知道以前有沒有過這些降價藥,但是現在確實沒有。藥房都是根據消費者需求來進貨,如果某個廠家生產的某個藥品受消費者歡迎,他們就會多進一些貨,沒有進的藥就是被淘汰了。
據該藥店的店長介紹,抗生素藥品都是需要市民拿著醫院的處方前來才能購買,藥房都是根據顧客需要進藥,在她印象中,這些規定廠家的降價藥品已經很久沒有上過藥房的貨架了,應該是當初藥品淘汰時被替換掉的。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