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科并發癥
1.腹膜炎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中最常見的并發癥,隨著人們對于腹膜炎的重視,目前的發生率已越來越低。據統計,在透析12個病人月時,約有50%的病人未發生過腹膜炎。使用自動腹膜透析機的病人腹膜炎發生率較低。引起腹膜炎的細菌70%為革蘭陽性球菌,其中2/3為表皮葡萄球菌,1/3為金黃色葡萄球菌;20%為革蘭陰性桿菌,最常見的是腸桿菌和假單胞菌屬;5%由真菌引起,最常見的為白色念珠菌。
2.肺部并發癥
發生率為22%~25%。包括肺炎、肺不張、急性支氣管炎、胸腔積液及呼吸驟停。主要發病原因是腹腔中的透析液使膈肌抬高影響肺活量,以及和部分病人長期臥床有關。平時應鼓勵病人做深呼吸運動。如發生肺部并發癥,除對癥治療外應將每組透析液減至1000ml。胸腔積液多見于右側,可能和解剖上胸腹間淋巴管交通多在右側有關,可用滑石粉或纖維蛋白膠粘劑注入胸腔造成胸膜粘連來治療。
3.心血管并發癥
發生率為15%。包括由于液體潴留引起的肺水腫,心力衰竭;由于液體排除過快,血容量迅速減少引起的低血壓,以及心律失常,心臟停搏和高血壓等。在透析過程中應該掌握好液體平衡,認真監測出入的腹透液量、體重、心律、血壓和靜脈壓。根據病人情況,及時高速透析液內葡萄糖含量。另外對于口服洋地黃病人,要注意臨床有無洋地黃中毒的表現,以及血生化(尤其血鉀)、心電圖及血洋地黃濃度的變化。
4.營養障礙
由于透析過程中丟失蛋白質、氨基酸及各種水溶性維生素,尤其在腹膜炎,體溫升高和高滲液透析時丟失更甚,可以導致病人營養不良。因此,對于長期透析的病人,不僅飲食上要避免嚴格的蛋白限制,必要時要從靜脈補充白蛋白、血漿和氨基酸。并應定期檢測血漿蛋白及透出液的蛋白濃度。
5.疼痛及迷走神經反射
由于腹透管或透析液本身的pH、滲透壓和腹透時加入的藥物以及排液過快,均可刺激腹腔內神經引起腹痛及肩岬區疼痛。可以采用調整腹透管的位置或腹透液的成分來解決。如疼痛仍不緩解,可在腹透液內加入局麻藥,劑量為2%利多卡因5ml或2%普魯卡因6ml加入1L腹透液中。另外,在輸入和排出腹透液時,有的病人會發生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迷走神經反射,可以肌注阿托品,或減慢透析液流量。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