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體內生化改變所致的并發癥
1.高鈉血癥和低鈉血癥
高鈉血癥發生率為8.2%。由于水比溶質更易通過腹膜而被排出,故可使血中鈉濃度升高,重者可以出現驚厥、昏迷。治療上可采用鈉濃度為130mmol/L的透析液進行腹透。
低鈉血癥較少見,發生率為22.2%。常和長期低鈉飲食,或低鈉透析液腹透有關。
2.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
低鉀血癥的發生率為10.3%。多與用無鉀腹透液進行腹透而又忽視了監測血清鉀的水平有關。另外,腹透液內含有多量葡萄糖和堿性藥物導致血清鉀向細胞內轉移也是原因之一。此時如果病人服用洋地黃,常會發生致死的心律失常。
高鉀血癥發生率為6.0%,常由于在透析液內加鉀錯誤所致,另外和鉀攝入過多、無尿、酸中毒以及高分解代謝有關。
3.高糖血癥和高滲昏迷
高糖血癥發生率為8.6%,其原因除了應用高濃度葡萄糖進行透析外,還和尿毒癥病人糖耐量減低有關。因此應盡量避免連續使用高滲透析液,同時定期測定病人血糖水平,以防發生高滲昏迷以致死亡。另外,用山梨醇代替葡萄糖來提高滲透壓,也可發生高滲昏迷。治療上除了停用高滲透析液外,還可加用胰島素治療。腹透液內加用胰島素的劑量為8g葡萄糖加1u胰島素。
4.平衡失調綜合征
表現為頭痛、嘔吐、高血壓、意識障礙、驚厥和昏迷。原因是細胞外液的氮和酸中毒糾正過快,而氮不易通過血腦屏障而致腦水腫。但腹透時此種情況較少見,如發生應暫時停止透析數日并對癥治療。
5.代謝性堿中毒
發生率為6.5%。當腹透液中含有相當于44.6mmol/L(HCO-3)的乳酸鹽或醋酸鹽時,有可能發生代謝性堿中毒,應用乳酸鹽比應用醋酸鹽時發生率高。
6.呼吸性堿中毒
由于腹壓增加,呼吸頻率加快,換氣過度所致。
7.乳酸性酸中毒
用乳酸鹽為緩沖劑進行腹透時,有時體內不能將乳酸鹽代謝為碳酸鹽而引起乳酸中毒。此種情況多發生在有肝臟病變者,但無肝病者也可發生。
(三)與技術操作有關的并發癥
1.腹腔臟器損傷
穿刺引起膀胱、腸管、大血管、肝、脾等臟器損傷均有報告,但屬罕見。穿刺前注意排空膀胱,腹腔內注入液體及避免在手術瘢痕區穿刺,損傷一般可以避免。
2.穿刺及切口部位出血
少量出血不用特殊處理,如形成血腫應清除血塊,縫扎止血。如血液沿腹透管流入腹腔內,可使透出液呈血性,此時應在腹透液內加用肝素,以防形成血塊將腹透管阻塞。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