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人群的皮膚和腸道中寄居著數以百萬計的“好”細菌,它們之間和諧共處,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維持著人體內微生物環境的平衡穩定。而當受到有害細菌攻擊時,機體會借助免疫系統中的白細胞來清除擊退這些入侵的病原體。那么白細胞是如何知道哪種細菌有益?哪種細菌有害呢?
近日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針對一種稱為巨噬細胞的白細胞開展了研究,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檢測和消滅有害細菌的第一類細胞。范伯格醫學院風濕病學教授Christian Stehlik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NLRP7在巨噬細胞中充當了“偵察兵”的角色,它能夠識別有害的革蘭氏陽性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單核細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的細胞壁成分。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在2月23日的《免疫》(Immunity)期刊上。
Stehlik 說:“NLRP7是一種新型胞內模式識別受體,能夠特異性識別有害細菌中的細胞壁成分脂肽(lipopeptides)。我們還證實NLRP7激活是形成炎癥復合體(inflammasome)、促進生成免疫細胞防御因子、清除細菌感染的必要條件。”
文章的第一作者、伯格醫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Sonal Khare表示識別這一分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因為存在于巨噬細胞中的蛋白家族非常龐大。“此前有22個候選因子。為了確定這些蛋白質中哪一個能夠識別巨噬細胞中的細菌,我們不得不采取逐個排除的方法,”Khare說。通過逐個篩查,研究人員最終確定了NLRP就是必需的那種蛋白質。
Stehlik稱這項研究發現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它使得我們更好地了解了諸如李斯特氏菌和葡萄球菌是如何被免疫系統識別的。李斯特氏菌存在于未經烹飪加工的肉食、蔬菜和例如哈密瓜等水果中。2011年,美國爆發的致命性食物污染的罪魁禍首就是李斯特氏菌。在過去的10多年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在醫院中最為常見。在美國每年有50 萬患者感染甲氧西林(青霉素類,Methicillin)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是超級細菌MRSA(一種對常規抗生素高度耐藥的細菌)。了解免疫系統如何識別這些致命的入侵者,將終有一天推動開發出治療這些感染的新策略。
Stehlik說:“我們下一階段關于NLRP7和炎性復合體的研究已經在開展中。我們會繼續開展研究以揭示出NLRP7炎性復合體形成的機制。我們想了解是否能夠通過操縱這一過程來增強機體的免疫應答。我們也將繼續利用小鼠模型探索這一信號通路以解析體內的免疫應答機制。”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