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四類行為小心違法!
2017-03-29 19:21
閱讀:4115
來源:環球醫學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先做幾個檢查,然后開藥方”幾乎是現在一成不變的診療模式。過度檢查已經成為醫療界最嚴重的危機之一。
“先做幾個檢查,然后開藥方”幾乎是現在一成不變的診療模式。過度檢查已經成為醫療界最嚴重的危機之一。日前,江蘇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聽取關于《江蘇省醫療**預防與處理條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修改稿明確了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四類違規行為,醫生過度檢查小心違法!
這四類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規行為是:違反診療規范實施不必要的檢查、治療的;違法違規使用診療技術、藥物或者醫療器械的;篡改、偽造、隱匿、銷毀、丟棄病歷資料的;接受患者及其近親屬財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的。醫務人員在執業活動中造成醫療事故的,依照醫療事故處理的有關規定承擔法律責任。有以上四類情形之一的,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現在醫學檢查和化驗技術越來越多,令人眼花繚亂。一次豪華體檢套餐少則上千,多則數萬?;颊邔z查化驗結果了解很少,醫生往往由于忙而不能給予充分解釋。很多與疾病無關的檢查結果被患者誤認為是大事,導致不必要的焦急甚至驚恐,同時誘導進一步的過度檢查、過度醫療。
為什么醫生會越來越依賴檢驗儀器,以至于造成過度治療呢?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內分泌科邱明才教授曾經分析表示:首先,有些年輕醫生急功近利,又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過度追逐利益,這也與醫療體制的趨利性有關。其次,客觀上來說,大型醫院的病人太多,醫生沒有時間仔細問診。第三,有些醫生的專業知識和臨床診斷技能不足,所以只能靠設備“幫忙”。另外,醫患之間缺乏信任也助長了檢查設備的濫用。
目前我國處理醫療**時,法律上規定舉證責任倒置,醫生要證明自己的清白。所以,為了避免產生醫療**,一些醫生抱著“寧可多做也不漏做”的態度讓病人做檢查,把“檢查結果”作為有力證據。當然,有些患者也存在對先進儀器盲目“崇拜”、主動要求醫生做不必要檢查的思想,這些都是導致醫生依賴先進儀器的因素。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