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院人才告急 看看哪些專業最搶手
2016-12-29 19:59
閱讀:1656
來源:縣域衛生
責任編輯:謝嘉
[導讀] 12月26日下午,上海市**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進展情況。據了解,目前上海市共有全科醫生約6000人,比例達到2.45名/萬人口,實現了國家2020年規劃目標。
12月26日下午,上海市**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進展情況。據了解,目前上海市共有全科醫生約6000人,比例達到2.45名/萬人口,實現了國家2020年規劃目標。但從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對健康管理的需求看,還存在一定的缺口,按每萬名居民配備4-5名測算,缺口達到5000人,接近50%。
根據數據顯示,醫生荒已經成為了全國性的現象,目前全國有麻醉醫生8.5萬多名,缺口約有30萬人;全國病理注冊醫生約9800人,按照每百張病床配備1至2名病理醫生的標準計算,全國缺口可能達3至4萬人;根據2020年每千名兒童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要達到0.69名的目標,我國兒科醫生數量目前缺口86042名……
每年,我國參加高考的人數近千萬人,醫生這個被多數人認為穩定、長久、高薪、社會認知度高的職業,應該會成為廣大莘莘學子趨之若鶩的專業,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缺口?這一點,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人們為什么不愿學醫
據悉,在今年22個省份的36位“狀元”填報志愿中,無一人選擇醫學!甚至對于一些從醫的家長來說,不愿子女學醫的占多數,2002年為53.96%,2011年為78.1%。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與醫學的教育年制、成為醫生后的工資待遇以及患者對醫生缺乏尊重和信任是有很大關系的。
其一,教育年制。在我國的五年制醫學教育中,大學前四年學習醫學理論,第五年進行臨床實習。醫學生畢業后工作1年以上便可申請考取“執業醫師***”,獲得醫師***即可成為醫生正式上崗***從事醫療工作。如果想要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博士生,則需要更多的時間。
其二,工資待遇。根據麥可思研究院撰寫《就業藍皮書: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臨床醫學類專業學得久掙得卻不多,本科5-6年,本碩連讀7年;2014屆部分專業本科生月薪為游戲策劃5273元、互聯網開發師5174元、建筑師4778元、外科醫生3066元、內科醫生2713元……
其三,缺乏尊重和信任。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醫患矛盾及暴力傷醫甚至醫生死亡等惡性事件,使得越來越多的學子對報考醫學院類的臨床專業也顧慮重重或者望而卻步。
醫院求賢若渴,降格錄取
雖然有人說學醫時間久,尤其是到大醫院工作,還要不斷的學習,碩士、博士學位都不能缺少,但是,就畢業后的就業形勢來看,不管是大醫院還是縣級醫院都有很大的醫生缺口。薪資水平雖無法與互聯網專業、建筑類專業等高收入專業相比,但是就業形勢卻是一片大好。
面對如此大的醫生缺口,各個醫院在***醫學人才的時候也頻出大招,編制內不足,編制外的補;招不到本科就招專科,只能退而求其次,門檻一降再降,即便如此,從今年的36名高考狀元的報考志愿中,還是能看出醫學專業的尷尬境遇。這其中,與我國目前的不良的就醫環境有著莫大的關系。
尊重醫生是最基本的素養
近幾年來,國內各地愈演愈烈的傷醫辱醫事件此起彼伏。彌漫的暴戾之氣,既傷害了醫務人員的感情,也令社會各界深感憂慮。在醫院里,常常聽到患者這樣對醫生說:“花多少錢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們可是花了錢的,如果孩子有個三長兩短,我跟你沒完”。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醫患關系已經異化為消費關系。
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天下沒有不想治好病的醫生,但水平再高的醫院,也不敢保證能將所有的患者都治好。如果患者將自己看成是消費者,醫生治不好病,必須賠錢償命,是對生命的褻瀆,也是對醫生的侮辱。而醫鬧及暴力傷醫事件的發生,讓從醫者戰戰兢兢不敢治病,最終導致生病了無醫可看的凄慘境地,是人們最不愿看到的。
近兩年,國家***了一系列政策來遏制醫鬧、傷醫事件的發生,例如,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其中將醫鬧行為列入刑法,最高要坐7年牢;在今年12月25日閉幕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有關部門正在修訂、起草相關法律法規,希望通過立法手段遏制暴力傷醫問題。
政策的實施只是一種手段,真正能給醫生以及民眾帶來安心就醫的還是醫患之間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相信在健康安全的就醫環境逐步完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莘莘學子選擇醫學,讓老百姓看醫生不再成為問題。
據說這些醫學專業生很是搶手,你準備好被搶了嗎?
醫學類專業數量很多,總的來說,臨床醫學作為一線專業人才,是需求量最大的;
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這三類醫學技術類專業,是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服務的,可列為“醫輔”,在推行科學化診斷的今天,很有市場;
基礎醫學培養的是“全科醫生”,是縣鄉一級醫院的主力隊員;
預防醫學的地位在“非典”之后空前提高,除了防疫站,衛生監督局也是一大好去處;
護理學異軍突起,高級護士在城市大醫院很受歡迎;
藥學、藥物制劑專業不但能在醫院做臨床研究,還可以在藥廠進行批量制藥;
法醫學揭開神秘的面紗,從刑事偵查走向了民事鑒定,從傷情鑒定到親子鑒定,步步走進百姓生活。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