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能息夜不能寐,病人一叫立馬到位,身心交瘁無處流淚,一年到頭不離崗位,稍不留神就得犯罪……”,醫務人員職業特殊,使命特殊,就連死法也與眾不同。不信?您就看看本人總結的這醫務人員N種死法,跟其他職業相比,絕對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第一種:被工作累死
醫務人員白班夜班連軸轉、門診一坐大半天、手術臺上忘時間……特殊的職業使命,要求醫護人員的工作不能有絲毫“差錯”.用腦過度、精神緊張、缺乏睡眠是大部分醫務人員的常態。在十大猝死高危行業中,醫務人員高居第二位。
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2015年11月30日,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副主任蔡國棟,在接連三臺手術后沒能將第四臺手術繼續進行下去,年僅42歲的他,倒在了手術臺旁;8月1日,年僅45歲的赤壁市人民醫院醫生聶海洋因過于勞累而引發的腦干出血,最終不幸離世;7月8日,中日友好醫院青年醫生宋韓明在凌晨值班時去世,年僅32歲……
第二種:被患方打死
病人病情危重搶救無效、對醫療過高的期望值沒得到滿足、誤解醫務人員甚至靜脈穿刺不能夠一針見血,都成為患方打傷打死醫務人員的原因。“如果救活了,我給你們醫護人員下跪,如果救不活,你們所有醫護都不用活!”這是一位患者家屬對醫務人員說的話。當前緊張的醫患關系,使得我們醫務人員一不小心就成為患者對看病難、看病貴等社會問題的發泄對象。
我們來看看這樣的例子:2015年12月18日,河北廊坊永清縣人民醫院三名醫生被患者家屬關禁閉、罰跪、毆打;2015年6月5日,陜西榆林市第二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劉醫生因制止患者插隊,左眼球被打爆裂;2013年10月25日,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3名醫生被患者連恩清持刀捅傷,其中一名醫生死亡……
第三種:被同行害死
《扁鵲見蔡桓公》我們中學時都學過,對于那位“立有間”就能“望”出“君有疾在腠理、肌膚、腸胃、骨髓”的神醫,我想大家都還記憶猶新。然而據《史記》記載,這位神醫最后卻是“秦太醫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鵲也,使人刺殺之。”扁鵲因其伎見殃,被御醫李醯刺殺——過人的醫術也會引來了殺身之禍!
扯得有點兒遠了,說點兒近的:2015年12月11日,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林森浩被依法執行**,這位本來前途無量的準醫務人員,用自己的專業手段,將同樣為準醫務人員的同宿舍舍友黃洋**殺害。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殺人不見血的本事在尚未畢業時就可以練就,所以,每一位活著的醫務人員都知道感恩:“感謝舍友、同事不殺之恩”……
第四種:得以善終
如果一位醫務人員有幸在上班時沒被累死,也沒被患方打死、被同行害死而成功退休的話,往往會成為長壽者而得以善終。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不信你去老頭老太太扎堆的地方問一問,退休醫務人員肯定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藥王”孫思邈,在那個“人到七十古來稀”的年代,活到了102歲,無疾而終。
最后,默默祈禱我們所有的醫務人員,可以頂得住工作壓力、躲得過患方拳頭,逃得出同行魔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