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診治大量患者,此外,人們還希望醫生能夠跟上瞬息萬變的新醫學發現并將其融于臨床實踐,這也給醫生們帶來了莫大的壓力。時間太少,需要處理信息的太多,加之資源匱乏,診斷錯誤的發生機率便大大增加。
臨床決策支持(ClinicalDecisionSupport,CDS)解決方案能夠明顯改善以上情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為醫生提供太多提示的臨床決策支持技術不同,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臨床決策支持解決方案,能針對診斷與治療的臨床問題提供可行、詳細且證據充分的解答以支持快速準確地做出正確的診斷和合適的治療方案。
時間有限、海量信息的雙重壓力
全球著名咨詢機構益普索(Ipsos)最近進行的一項執業醫生調查,突顯了時間過于有限和信息太多這一雙重壓力因素。參與調查的醫生指出的前10大挑戰,包括診治患者的時間(88%)、跟上最新的研究步伐(83%)以及管理不斷增長的患者數量(73%)。
問題并不僅僅停留在有限的時間上面,海量的新信息也開始產生影響。一名醫生每天需要閱讀19篇期刊論文才能勉強跟上每年發表的2百萬篇科技論文的速度。這是新的醫學證據平均需要經過17年才能被用于臨床實踐的原因之一。另一個為醫生帶來壓力的因素是缺乏相應的指導、指南來幫助醫生確定新發現何時才具有改變臨床實踐的臨床意義。
由于必須獨自進行判斷,加上時間有限,許多醫生只得繼續使用已過時的方法來診治患者。
近年,醫生們開始試圖使用互聯網來跟上變化的步伐。調查發現,雖然專業期刊仍然是首要資源(84%),但醫生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賴搜索引擎查找信息(80%),如百度、谷歌(Google)和雅虎(Yahoo)。
使用"谷歌醫生(Dr.Google)"非常普遍,但這實際上也可能會使問題更加復雜。多項研究早已顯示,每三項臨床診斷中,就會產生兩個問題,而如果這些問題能及時得到解答,那么每天可改變五到八個臨床診斷管理決策。遺憾的是,在此類問題中,通常只能解決40%。部分原因是因為一般的網絡搜索會產生上百種相關或不相關的結果,而其來源通常并不能讓人一目了然或值得信賴。當患者在診斷室等待時,醫生沒有時間去評估搜索結果的可靠度并決定其是否適用。
臨床決策支持的有效性:資源必須可信、可用
解決以上錯綜復雜問題的方法,是更加廣泛地采用能夠在診斷與治療時快速回答臨床問題的臨床決策支持資源。醫生們已經肯定,通過使用臨床決策支持能夠解決大約90%的問題。大量研究顯示,臨床決策支持與診斷、管理以及獲得醫學知識等方面的重大臨床改變之間存在一定聯系。
臨床決策支持,特別是循證醫學為基礎的UpToDate,能提升醫療機構的質量與效率,包括縮短住院期和降低死亡率。同時,能針對診斷與治療的臨床問題提供可行、詳細且證據充分的解答,證明了其對改善治療的質量、安全性和效率等的影響力。
因此,臨床決策支持已經成為管理海量臨床信息的關鍵工具,幫助醫生建立對其治療決定的信心。臨床決策支持資源不僅能輔助醫生進行差別化診斷,還能滿足對認知支持系統更廣泛的需求,協助進行診斷和管理決策。
為了保證有效,臨床決策支持資源必須提供可信、便于訪問的信息,提供醫生最需要的解答。臨床決策支持資源必須針對臨床問題給出快速簡潔的回答,提供與問題高度相關的信息。UpToDate相信:最理想的是,提供由各個臨床領域專家根據最新醫學文獻,并詳細評估后而編撰的原創內容;同樣關鍵的是,所有新的醫學證據都必須經過相同嚴格的評估,提供可能改變普遍臨床治療方法的新發現,并且提供分級建議讓醫生可以有信心地根據建議進行診治。
此外,訪問這類信息的方式也非常重要。調查證實,許多醫生都知道移動設備正迅速地成為訪問臨床信息的首選工具。百分之八十的醫生表示在其日常診治中使用智能手機,百分之六十的醫生使用平板電腦,超過一半的醫生同時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