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反腐,風聲鶴唳。
說是要開展一年的反腐行動,估計這次,肯定會抓一批人,樹一些反面典型。
官方最早公布的數據是,全國有176名院長、書記被抓。
直到現在,這個數據也沒有更新,而且我相信大概率也不會再更新了。畢竟,殺雞不是目的,嚇猴,才是。
這176個典型,至少,目前來看,起到了以儆效尤之作用。
據傳,當下各地醫院排查、自查,各種主動或被動自清,外界傳言的落馬人數仍在持續攀升。
傳聞有院長直接被從大會上帶走,也有醫生自覺不妙,思想斗爭后主動找檢查組自首,結果發現同科室的老大,比他還積極。
腐敗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比新冠更厲害的,它可能通過任何形式人傳人,包括意念。就拿那176個典型來說,有些已經主動或被動交代了問題,有些還進入刑事審訊階段。視頻認錯,辜負了黨和國家,反正滿臉都是悔不當初的痛苦表情。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中國式腐敗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多都是賭上自己幸福的晚年生活,為子女貪腐。為了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其實,不少腐敗分子自己花不了多少錢,甚至還很節省,多是貪了給孩子花。你看網上那些坑爹炫富的,大多是官二代,少有富二代。
為什么?
因為是貪來的錢,沒有奮斗經歷,能炫的只有財富本身,這都是父母的愛啊。前段時間有一個粉絲花200萬買了張一位歌星演唱會的門票。誰家的孩子這么敗家?只能是局長、院長家的孩子,因為錢來的容易,所以花得就隨意。
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句話,如今看來很變態,但又不得不承認,它又有幾分道理。很多腐敗分子其實都是抱著這樣的父母心,為孩子而貪,為家族后代而貪。當他們已經完成了財富的積累和傳代,即便抓了他們,意義幾何?
中國式貪腐還有一個特點,如果不是為家庭和下一代貪腐,那就很容易禍起蕭墻。
現在,各地都公開了舉報途徑,不是辣眼的是,夫妻開撕,見風使舵,不忍了。老公是醫生,在外面瞎搞的,這次老婆就魚死網破,檢舉揭發。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還有些是和小三有私生子的,小三上位無望,你不給我說法,我就給你一個說法。
真個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了嫁衣裳。
對于腐敗,胡錫進有個經典表述,大意就是,腐敗是反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所以要適度容忍。這個適度容忍用得好,體現了事物的兩面性,是一種辯證主義思維。因為不容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火車跑得快,全靠龍頭帶,都抓了,誰來當醫院領導?醫院里的保潔倒是干凈,但不可能讓一個保潔當院長。
遺憾的是,目前醫療反腐不僅沒有“適度容忍”,反而似乎還被輿論裹挾,全面開火,打擊面太大了。不僅是紀律和司法部門利劍高舉,輿論也步步跟進。你看最近的醫療反腐媒體聚焦的報道,似乎讓人看后,不僅觸目驚心,看了之后,連死的心都有。
即便常州二院的乳腺外科朱玉蘭主任已經被辟謠,說是沒有20套房子,沒有1.2個億,沒有4000萬現金這回事,人家早就退休了,只是被查是事實。但是,即便如此,網上相關報道,對涉貪金額依然津津樂道。
相對于其他領域的腐敗,醫療領域腐敗是最不被老百姓容忍,因為事關生死,生命無價。
大家都認為看病貴,是因為醫療腐敗,才推高了就醫成本。就像房價高,是建筑工人腐敗導致一樣。盡管邏輯無法自洽,但媒體的報道,就是劍指醫生。且不容一線醫生辯駁,橫豎一句話:所有人都腐敗,就不是腐敗?
全然不顧,醫療行業腐敗,是需要絕對土壤的。
對于醫療腐敗的根源和深層次原因,我覺得北大教授李玲下面的這段話,不無道理:
可喜的是, 醫院回歸公益性”的問題,雖然有關的報道很少,但相關工作卻一直在開展,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水到渠成了。
據《甘肅日報》報道,8月20,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在省衛健委、省醫保局調研時強調,衛生健康事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安康,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是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要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質、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大力推進衛生健康領域科研攻關,推動更多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法應用于衛生健康服務。
實際上,在國外,醫生有錢,不足為道。別說住別墅,開豪車,即便私人飛機,也不足為奇。只不過,國外醫生的巨額收入,都是陽光透明。
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央視名嘴白巖松,才為醫生呼吁:
如果我們的醫生能夠憑借自己的醫術掙到更多錢,自然這個行業能吸引越來越多優秀的人往這個行業奔,但是如果我們優質醫療資源全部集中在公立醫院,而公立醫院的創收又不讓市場做主。既要又要還要,恐怕即便醫療反腐一時野火燒盡,也會春風又生。
醫生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形象和信譽直接影響著公眾對于醫療行業的信任度。加強行業監管,嚴懲貪腐行為,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醫療環境,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也要提高醫生的薪酬待遇和社會地位,加強他們的職業保護,改善執業環境。
作為患者,不要抹殺醫生的價值,理性看待醫療的問題,尊重醫生專業,不要挑戰醫生的權威,相信醫生是最希望你活下去的那個人,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一定要相信,極少數醫療行業貪腐者,代表不了絕大多數的醫生辛苦群體。唯此,醫患關系才能更加和諧,醫療環境才能更加美好。
昨晚媒體,要有職業素養和良心,不能利用醫療反腐造謠生事、煽動情緒、吸引流量、建立錯誤導向。不能虛實結合真假摻雜的人組合制造假消息,蒙騙網友,別有用心地抹黑、帶節奏、煽動對立情緒,妖魔化整個醫務工作者群體。
正如8月15日,國家衛健委所強調的那樣,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是聚焦醫藥行業“關鍵少數”和關鍵崗位。
因為,醫藥領域,只有關鍵崗位少數人才能利用行政、審批、財務、人事等權力來腐敗,進行權力尋租,而普通廣大醫務工作者并不具備這些權力,當然也沒有主動腐敗的可能性。
也正是鑒于此,環球時報才明確指出:醫藥領域反腐敗是必要的,反腐是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反的是“關鍵少數”,反的是害群之馬。但照見的現實里,應當看到不忘初心的正義醫者。過去三年的抗疫斗爭,廣大醫護人員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疫情暴發初期最嚴重的時候,全國各地醫務工作者逆行奔赴武漢,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們可以說用生命實踐了古老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愛愛醫已獲授權轉載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