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材科學的迅猛發展,各種疝修補材料已廣泛應用到臨床中。外科醫生不僅要學會如何做疝手術,而且還要掌握各種修補材料的知識,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有所選擇的進行手術。近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陳杰做客《專家訪談錄》,分析了目前疝氣治療方面材料的進展。
疝(hernia)一字來源于希臘文的“hernios”,意為分支或芽胚。疝表現突出于體表的隆起物,易見又能觸知。因此是人類最早認識的一種疾病。人類從公元前古埃及時期就發現了疝,可以說疝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學科,在1884年以前疝氣的治療非常野蠻,有些治療方法近日聽起來的確是聞所未聞,例如當手術切開陰囊,疝囊分離后切除,縫合內環,保留睪丸,切口敞開,讓其發炎以增加瘢痕,甚至用烙鐵燒燙傷口以形成更多瘢痕,又或者用鐵絲穿等,患者非常痛苦,效果也微乎其微。
真正的疝的治療始于1884年巴西尼提出了現代疝修補治療技術的概念開始,并且這個概念至今已經延用了一百多年。巴西尼疝氣手術開創了現代疝氣外科手術的新紀元,但這種修補手術雖然可以從根本上治療腹股溝疝,但存在術后局部組織張力大,疼痛和復發率高,病人難以接受等缺點,促使外科醫生不斷研究和改進手術方法,越來越多的疝修補技術被提出。之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又發明了一種修補的辦法,即無張力疝修補手術。因此,盡管疝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它無論在解剖學、材科學、手術學以及方法學等方面都時刻進步著。
在材科學方面,疝最早用于人修補的材料有兩百多種,但卻最終卻因為排斥、過敏、感染等原因被臨床逐漸淘汰。曾作為疝修補材料被應用的有:1、金屬材料:細銀絲、鉭紗網、不銹鋼絲、鈷鉻合金等。2、非金屬材料:福蒂森網(經拉伸和皂化的醋酯長絲);聚乙烯紗布、尼龍、硅膠、矽狀網;鐵氟龍、碳纖維、聚四氟乙烯等。3、生物材料:鼠、牛、鹿、鯨等動物的肌腱;病人自身的筋膜、皮膚等。
現在的材科學無論是聚丙烯、聚酯、膨化聚四氟乙烯材料,生物材料以及合成材料等,基本上組織相容性都較好。目前一般要求植入人體的理想生物材料的八點要求:①在組織液中不引起物理變化。②無化學活性。③不存在炎癥和異物反應。④無致癌性。⑤不產生過敏或致高敏。⑥能耐受機械扭曲。⑦能被隨意剪裁。⑧可消毒。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腹股溝疝的修補材料進展會更快,材料和結構越來越符合生理,發展方向向微創、操作簡單、患者舒適、并發癥少、質量輕、可吸收、生物材料等方向發展。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