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癌癥之王”的肝癌復發率高,其主要原因就是人體內的正常細胞斗不過癌細胞。為何斗不過?一直是個謎。記者從武漢協和醫院獲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王國斌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鄒偉平歷經3年研究,在全球率先發現其中機理,成果文章已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肝臟病學》上。
據了解,在人體正常免疫狀態下,肝臟組織中一種吞噬細菌的細胞——枯否細胞,可不斷激活一種免疫細胞——T細胞,來殺死肝癌細胞。通俗來講,就好比一把手槍(枯否細胞)射出子彈(T細胞),擊中目標(肝癌細胞)。然而,肝癌患者體內這把“手槍”的扳機失靈了。研究發現,有乙肝病史的肝癌患者體內,“枯否細胞”表達Galectin-9陽性信息,“Th1細胞”(T細胞的一種)表現Tim-3陽性信息,這兩種信息的結合,阻止了Th1細胞的增殖,導致了T細胞喪失了“攻擊”肝癌細胞的功能。
“如果阻止這兩種信息結合,T細胞就有活力殺死肝癌細胞。”王國斌介紹說,目前已找到阻止上述信息結合的方法,尚在初步試驗階段。如果成功,人類將有望根治肝癌。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