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居民前五位惡性腫瘤是肺和支氣管癌、乳腺癌、結直腸和**癌、肝癌、胃癌。采用分子生物學指導下的精確放療技術,是目前腫瘤個體化治療的新趨勢,且與手術等治療方法相比是治療腫瘤效價比最高的。此外,在京津冀醫療協作下,通過網絡實施“云放療”,京津冀基層醫院患者也可在“家門口”享受到大醫院的腫瘤放療治療方案,極大減少了往返奔波勞頓。這是記者昨天從2016年國際腫瘤放射治療新進展天津論壇啟動會上獲悉的。
據天津市腫瘤醫院院長、放射治療科主任醫師王平教授介紹,2014年天津市居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狀況報告顯示,天津市惡性腫瘤發病率為289.7/10萬,比2013年的281.27/10萬有所增加。天津市居民前五位惡性腫瘤分別是肺、支氣管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和胃癌。其中男性前五位惡性腫瘤分別是肺、支氣管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和膀胱癌;女性前五位惡性腫瘤分別是肺、支氣管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和胃癌。
目前,在分子生物學指導下的腫瘤個體化放**準治療成為新趨勢。通過采用精確放療技術,可以有效規避食管、心臟及肺組織等正常器官及組織,減少心肺食管等正常器官受照射劑量,降低治療相關性損傷的風險,減少治療相關死亡的發生,提高治療的最終生存率。以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原來采用常規放療手段的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不到30%,現在通過采用圖像引導下的大分割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如射波刀治療)腫瘤控制率可達90%以上。
在京津冀醫療協作框架下,天津市腫瘤醫院先后與承德、滄州、秦皇島、德州等城市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網絡實施“云放療”及遠程治療。地方醫院通過網絡把腫瘤病人影像圖像、定位資料發給天津市腫瘤醫院放療專家,放療專家再將做好的放療計劃回傳回去,地方醫院按照計劃進行治療。腫瘤醫院放療醫生還可利用遠程網絡指導異地病人在放療過程中的執行和質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