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醫院門診量成倍增長 取消藥品加成、告別以藥養醫,患者無疑是受益者,但江寧醫院醫務人員同樣備受鼓舞。
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來自記者聯系點的報道6月22日,南京江寧醫院通過了省衛計委組織的三級醫院定等初評。醫改三年,該醫院從二級甲等、三級醫院到進入全省區縣醫院“第一梯隊”,綜合醫療服務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得到國家衛計委領導的肯定。醫改牽一發而動全身。但江寧醫院院長丁政認為,無論是告別以藥養醫還是推行分級診療,都離不開醫院自身“強身健體”.“打鐵還要自身硬”.江寧區以投入換機制調整,走出了“群眾得實惠、醫生受鼓舞、醫院得發展、財政能承受、**得民心”的醫改新路。“指揮棒”一變,醫院門診量成倍增長取消藥品加成、告別以藥養醫,患者無疑是受益者,但江寧醫院醫務人員同樣備受鼓舞。“過去,我們被下達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現在做好服務就行了。”心血管內科主任張郁青告訴記者,改革前,獎金與科室經營指標掛鉤,現在從醫師到科室,無需為此煩心了,取而代之“千分制”考核工作量、服務、控費等指標,開大處方不僅沒有獎勵,反而要影響獎金收入。“指揮棒”一變,新風撲面來。在江寧醫院,“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不是口號,各醫技科室普遍實行彈性排班、延時服務,當天醫檢及時完成。核磁共振室過去拿報告要等3—7天,如今實行兩班倒,晚上八九點鐘下班,報告當天拿到。改革3年,江寧醫院醫務人員收入平均增長1倍,核心骨干還要再增加8萬元左右。丁政分析說,職工收入增長一方面來自醫療服務性收入增加,一方面來自財政長效補償機制。有了財政支持,江寧醫院放手內引外培碩博士228名,建起了省重點臨床重點專科2個、市重點專科15個、院士工作站1個,醫院腦外科、普外科、康復科等重點科室帶頭人均從三甲醫院“挖”來。醫療條件改善,吸引了就診量,彌補了藥品加成取消的損失,提高了醫務人員積極性。雖然藥占比持續降低,但醫療綜合收入大幅增長。2010年,江寧醫院醫療收入3.7億元,到去年已增至10億多元。財政強投入,患者每年受惠8000萬元就地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取消藥品加成,江寧老百姓的就醫“獲得感”實惠多多。東山街道中前社區75歲的潘大爺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多病纏身,每天要吃7種藥,醫改前,一盒“可定”80元,“波依定”40元,每月門診花費1200元;現在“可定”打了對折,“波依定”便宜兩成,每月只需725元,加上今年江寧新農合統籌提高到880元,潘大爺個人負擔很少。持續提高醫保標準,是江寧財政另一項重點投入。2012年,江寧新農合480元,今年已漲到880元,最高報銷限額提高到30萬元,大病救助最高限額100萬元,幾項指標均處全省最高水平。醫改以來,醫院財政補助收入比重穩定在11%左右,比改革前增加了5.7個百分點。“醫改不只是醫患、醫藥之間做加減法,**投入很關鍵,做大蛋糕才能分好蛋糕。”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5月23日國家衛計委領導前來調研后評價說,“江寧模式”,實現了醫院、醫保、醫改聯動協調發展。因為取消藥品加成,患者每年受惠6000萬元。此外,由于重點科室建設和醫療設備投入,過去需轉診主城大醫院的手術病人選擇留在區內,區外轉診率從26%降到10%以下,收費標準卻維持二級醫院標準,又減少患者支出2000萬元。統計顯示,醫改后心內科住院病人去年達到4000人,是過去4倍以上。頂破天花板,醫生年收入最高超10萬江寧醫改惠民,不只江寧醫院一家。以江寧醫院為龍頭樞紐,該區構建了省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醫療服務網絡:對外,與國內知名大醫院聯盟協作、遠程會診,提高疑難危重病種治療能力,危患人數出院占比從12%提高到21%,三四級手術占比從28.5%提高到39%,不但服務江寧,還輻射句容、馬鞍山等地區,區外人口就診占比已達30%;對內,輸出管理和技術幫扶基層衛生院,分級診療穩步推進。6月25日,江寧街道衛生院給71歲的康有云老人切除了腸息肉。街道醫院做這樣的手術,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但現在“底氣”足得很,因為他們在江寧醫院幫扶下發展了胃腸特色專科,添置了十幾臺胃腸鏡檢查設備,技術上有江寧醫院消化科專家督導培訓。老康住院費用約3000多元,新農合報銷后,個人花費不到千元,要是在城里大醫院做同樣手術,個人負擔起碼要六七千元。像江寧街道胃腸專科這樣,該區5家街道衛生院在江寧醫院幫扶下,主攻“一街一特色”的醫療分中心。醫院臨床科室負責人掛職基層醫院名譽院長,逐步形成區街兩級醫療機構醫療技術聯合體,為“強基層”和推進分級診療提供支持。同時為提高基層醫院積極性,今年起江寧允許基層醫院把收支結余60%用于績效獎勵,醫生年收入打破了58400元的“天花板”,經營好的街道醫院醫生上漲了近2萬元,最高的拿到10萬元以上。加上醫保報銷向基層傾斜,新農合一級定點住院報銷85%,三級定點只能報47%,讓“小病進社區、大病去醫院”成為現實。本報記者 顧巍鐘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